2014-06-16
收藏
没有个人的思考, 没有对自己经验的总结, 没有对自己经验寻根究底的精神, 提高教学水平是不可思议的。可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 撰写教学论文的重要性。数学网收集了高中数学论文-学习中的读、听、写,欢迎阅读学习。
高中数学论文-学习中的读、听、写
全面推进数学素质教育,使学生成为积极的探索者、思考者,必须重视学生“学”的过程,抓好学生数学学习中的“读、听、讲、写、用”。
1.学习中的“读”
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要求人们不仅要“学会”,更要“会学”。“会学”的基础当是会“读”,包括:
1.1读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材料,它是数学课程教材编制专家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质量、数学学科特点等众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的,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读教材包括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课前读教材属于了解教材内容,发现疑难问题;课堂读教材则能更深刻地理解教材内容,掌握有关知识点;课后读教材是对前面两个环节的深化和拓展,达到对教材内容的全面、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1.2读书刊 除读教材外,学生应广泛阅读课外读物,如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高中学生数学课外阅读系列”丛书、《中学生数学》杂志等。即如读报也不仅能使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也能使学生关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捕捉身边的数学信息,体会数学的价值,了解数学研究的动态。然而,与各种各样的复习资料、习题集相比,渗透现代科技的高质量的数学课外读物实在太少了。
数学学习中的“读”,不同于读小说书,常需纸笔演算推理来“架桥铺路”,还需大脑建起灵活的语言转化机制。
2. 数学学习中的“听”
数学学习中的“听”,主要指听课,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学
生系统学习知识的基本方法。听课不仅指听老师上课,而且包括听同学的发言。
2.1 听老师上课主要是听老师上课的思路,即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思维过程。既要听老师讲解、分析、发挥时的每一句话,更要抓住重点,听好关键性的步骤,概括性的叙述。特别是自己读教材时发现或产生的疑难问题。
2.2 听同学发言 倾听和接受他人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不仅是听老师上课,也包括听同学的发言。同学间的思想交流更能引起共鸣。从中可以了解其他同学学习数学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加之老师适时的点拨和评价,有利于自己开阔思路、激发思考、澄清思维、引起反思。学会倾听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反思自己的想法,有助于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群体凝聚力。
初中数学重要概念:同类项及其合并
初二数学:逆命题、逆定理测试题(一)
青岛版初二上学期数学期中测试题(一)
初二数学上册知识教案:《一元二次方程复习》导学
初中数学解题法讲解:几何变换法
厦门一中09
初二数学函数学习口诀
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
青岛市八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人大附中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初二年级数学试卷
初二数学上册第八章知识教案:数据的代表
初中数学解题法讲解:面积法
上海市第一学期初二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长宁区2008年上初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初二数学上册第八章知识教案: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人大附中2010-2011学年初二数学上期中统练试题
上海第一学期初二数学期终质量监控试卷
初二数学上册知识教案:《圆》整章复习导学
初中数学重要概念:算术平方根
上海第一学期期终考试初二年级数学试卷
初二数学成绩为何下滑?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实数
初中数学重要概念:同类二次根式
厦门市09—10学年(下)八年级数学质量检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全等三角形》知识点
巧用方法解初中数学题:换元法
初中数学解题法讲解:因式分解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轴对称
初中数学解题法讲解:反证法
初二数学(上)全等三角形测试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