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16
收藏
不言自明 梅森数
1903年,在美国纽约的一个学术报告会上,数学家科尔表演了一个小插曲:他走上讲台,拿起粉笔,一言不发,在黑板上做长长的计算。
算呀算呀,算出一个结果:
267-1=147 573 952 589 676 412 927。
然后又算呀算呀,又算出一个结果:
193 707 721×761 838 257 287
=147 573 952 589 676 412 927。
两次计算的结果完全相同,听众席上掌声雷动。
台上的人不作任何解释,台下的人不提任何问题,却能完全互相了解,共享成功的喜悦。他们是打的什么哑谜?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科尔是在报告他自己关于质数研究的一个好结果。他的计算表明,267-1不是质数,因为它可以分解成两个大于1的自然数的乘积。
不是质数的自然数太多太多,大部分自然数都是合数。为什么证明了267-1不是质数就要鼓掌呢?
这是因为267-1属于一类著名的数,叫做“梅森数”。梅森(Mersenne,1588~1648年)是法国数学家,他研究过形如2p-1的数,其中p是质数,后来人们称这类数为梅森数。梅森证明了,当p=2,3,5,7,13,17,19,31时,对应的8个梅森数都是质数。由此猜想,在梅森数中出现质数的机会可能比较多。人们要寻找更大的新质数,往往就到梅森数里去淘金。在1903年科尔报告之前,当时的数学家们还指望267-1可能被确定是一个大的质数。科尔通过板演,告诉他的同行们,267-1不是质数,是一个有21位的合数,不必再为它耗费时间做大量计算了。科尔还具体求出这个大合数的两个质因数,其中一个是9位数,另一个是12位数。当时还没有电子计算器,更没有电子计算机,要靠手算得出这样的结果,非常不容易。这一进展当然会赢来热烈鼓掌。
科尔为了得到他所报告的结果,用去了三年中所有星期天的时间。
现在电了计算机已经普及,计算起来就方便得多了。在一台486微机上,利用数学软件,计算267-1只需要不到1秒钟的时间;再把所得的21位数分解成质因数的乘积,也不过花费35秒左右。
利用电子计算机可以方便地判断一个不太大的整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现在寻找人们暂时还不知道的更大的新质数,也都利用电子计算机,不过因为计算量太大太大,需要设计一套特殊方法。
如果一个梅森数是质数,就叫做梅森质数。通常打破大质数纪录的都是梅森数。
1985年发现的大质数是第30个梅森质数,有65050位数字。这个纪录在7年后被刷新,1992年发现了第31个梅森质数,有227832位数字。
1994年发现了第32个梅森质数,有258716位数字。
1996年发现了第33个梅森质数,有378632位数字,它是21257787-1。
梅森数除去对寻找大质数有特殊贡献而外,在编码中也有实际应用。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综述
学习初中数学的四步方法
高一新生:数学学习方法
初一数学方法指导
初中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与技巧
影响高中数学成绩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学习初中数学应掌握的方法
初三学生数学学习五法则
初二数学勤学是基础 好问是关键
提高初二数学要从基础入手
初中数学学习法:有疑必问“事半功倍”
高三数学每轮复习要领
数学学习的障碍及其消除法
一种非常好的数学解题方法
学习过程中需用到的小窍门
如何学好数学
初中数学知识总结的记忆方法
数学选择题的6大解题方法
初二数学的三个数学思想
女生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6招提高成绩
高考数学学习方法和技巧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
如何掌握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
初中数学知识的记忆方法
初一数学学习方法及重要性
坚持整理独一无二的“错题集”
浅谈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
学好初中数学的关键
学习数学要做笔记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