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05
收藏
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直观教学,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合作探究和合作交流,加上生动有趣的课件,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完成了学习任务。教学的实践中难免会有一些错漏,为了弥补教学中的许多不足,数学网特地收集了相关的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教学反思,仅供大家参考学习。
1、新课的引入趣味性强。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让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贴近,是《新课标 》的准则。新课从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蓝猫三百问》引入,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的提出,使学生产生了解决问题的迫切心情。
2、重视教与学的方法的改变。
本节课从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改革,采用自主探究型教学模式。我能充分发扬民主,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自由、自主的学习活动空间,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提出问题,然后由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运用透明的格子纸、摆方块和直尺量等方法,观察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的关系。找出这几种方法的相同地方都是通过数方格得出长方形的面积。又通过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发现长与宽的乘积正好等于长方形的面积,从而得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课堂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学生动脑、动手和动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我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注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学习方法的积累,思维方法、科学探究方法的获取,不仅让学生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的快乐和成功,同时注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3、重视知识的探索和方法的指导。
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三步曲,学生先动手操作,再观察发现,最后得出结论。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借助学具的操作和表格统计,发现每排小正方形的个数正好是长边所含厘米数,小正方形的排数正好是宽边所含厘米数,长方形的面积正好是所有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从而总结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品质,充分体现了“知识固然重要,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一新的教学价值观。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教学反思的全部内容由数学网收集整理,教材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如对提供的教材内容有兴趣,欢迎继续关注。
2014六年级数学应用题辅导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人教版)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苏教版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题
2014年小学六年级下期期末数学试卷
小学六年级数学练习应用题
2014年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试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人教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期末测试题
六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二单元测试题(青岛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小学生六年级数学应用题指导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二单元试卷
2014年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册试卷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测试卷
2014年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练习题
小学生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数学试卷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2014年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应用练习题
2014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题
2014年小学数学六年级应用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二单测验卷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单元试卷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测试题
2014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练习
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检测试卷2014年小学
2014年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
2014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
小学生六年级数学应用题习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