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05
收藏
24时计时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知识,教学的实践中难免会有一些错漏,为了弥补教学中的许多不足,数学网特地收集了相关的《24时计时法》数学教学反思,仅供大家参考学习。
本节课开始通过让学生猜新闻联播,直接引入“时刻”这一概念,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再通过晚上7时就是19时,让学生初步感知12记时法和24记时法所分别表示的时间概念。然后让学生查找电视报来加深二者之间的联系,不是教师指定时刻,而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的时刻,因为学生对自己喜欢的时刻体验的比较深刻,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由一个“先猜后说”的环节,变教师的生硬的教给知识,为学生有机的生成认知,更重要的是能有效的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进一步认识24时记时法,开发了丰富而鲜活的教学资源。再通过观察、辩论、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感知24时记时法,在交通、邮局、商店等行业的广泛应用。并把创造的权利还给学生。师生互动拨钟盘,直观形象让学生感知24时即是第二天的0时。帮助学生理解了分界点,也为认识钟面的分界点奠定基础。
最后,设计一些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相互转化的练习,巩固新知,练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养成合理分配时间的好习惯,并通过最后一道春游计划题目,来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并为下节课作了良好的铺垫。
不足:1、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尝试过程之后的小组讨论,没有给学生之间思维相互的碰撞的机会,学生的集体智慧没能得到激发。
2、课堂中应努力创设主动探索空间,让学生有充分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与空间,此处欠缺。.
总之, 今后在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从观念、教学策略到具体的方式、方法都应发生变化。不仅考虑怎么教和怎样教的问题,而且还思考为什么教的问题。教学角色发生变化,由“教”转向“导”的方向。更强调教师去指导学生探索发现知识,我由于以往的定势,有时也觉得无所适从,但我正在努力地去做。通过这样反复的训练,相信我的学生主体意识会加强;知识面会拓宽;学习意志会得到锻炼,情感会得到丰富;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其次,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做到“高指导”,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再次,要善于挖掘教材,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在生活实践中领悟数学,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24时计时法》数学教学反思的全部内容由数学网收集整理,教材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如对提供的教材内容有兴趣,欢迎继续关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三年级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心得交流推荐
大家都在看
北师大版五下《分数混和运算(一)》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下册数学《百分数的认识》评课稿
小学数学教学高效实施研究
2016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百分数的认识》评课稿
2016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文章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情况分析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下册《有趣的测量》说课稿
2015-2016年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分析报告
北师大版五下:《分数混和运算(一)》教案
2016年讲解小学二年级数学上期末综合测试卷
小学2016学年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考试卷分析
2016年小学快乐寒假三年级数学作业
新人教版2015-201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沪教版)2016年初一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2016年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
北师大版:五下《分数混和运算(二)》教学反思
2016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2016七年级上学期寒假作业答案(数学)
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北师大版:数学五下《百分数的认识》评课稿
2016年一年级数学学科下册工作总结
2016年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测试卷
小学数学教学电子书包应用研究
多媒体小学数学直观性教学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文章
小学六年级数学趣味智力游戏之圆的分割
小学数学课堂体验式教学实施探析
北师大版五下《分数混和运算(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下《分数混和运算(二)》教学反思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