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05
收藏
24时计时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知识,教学的实践中难免会有一些错漏,为了弥补教学中的许多不足,数学网特地收集了相关的《24时计时法》数学教学反思,仅供大家参考学习。
本节课开始通过让学生猜新闻联播,直接引入“时刻”这一概念,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再通过晚上7时就是19时,让学生初步感知12记时法和24记时法所分别表示的时间概念。然后让学生查找电视报来加深二者之间的联系,不是教师指定时刻,而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的时刻,因为学生对自己喜欢的时刻体验的比较深刻,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由一个“先猜后说”的环节,变教师的生硬的教给知识,为学生有机的生成认知,更重要的是能有效的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进一步认识24时记时法,开发了丰富而鲜活的教学资源。再通过观察、辩论、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感知24时记时法,在交通、邮局、商店等行业的广泛应用。并把创造的权利还给学生。师生互动拨钟盘,直观形象让学生感知24时即是第二天的0时。帮助学生理解了分界点,也为认识钟面的分界点奠定基础。
最后,设计一些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相互转化的练习,巩固新知,练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养成合理分配时间的好习惯,并通过最后一道春游计划题目,来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并为下节课作了良好的铺垫。
不足:1、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尝试过程之后的小组讨论,没有给学生之间思维相互的碰撞的机会,学生的集体智慧没能得到激发。
2、课堂中应努力创设主动探索空间,让学生有充分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与空间,此处欠缺。.
总之, 今后在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从观念、教学策略到具体的方式、方法都应发生变化。不仅考虑怎么教和怎样教的问题,而且还思考为什么教的问题。教学角色发生变化,由“教”转向“导”的方向。更强调教师去指导学生探索发现知识,我由于以往的定势,有时也觉得无所适从,但我正在努力地去做。通过这样反复的训练,相信我的学生主体意识会加强;知识面会拓宽;学习意志会得到锻炼,情感会得到丰富;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其次,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做到“高指导”,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再次,要善于挖掘教材,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在生活实践中领悟数学,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24时计时法》数学教学反思的全部内容由数学网收集整理,教材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如对提供的教材内容有兴趣,欢迎继续关注。
2016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看日历2》教案
2016中考数学备考试题:梯形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单位换算》专项练习题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一天的时间》教案
西师版四下数学《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教案
2016一年级数学期末连加连减混合训练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综合自测题2
西师版四下数学《用两步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方向与位置之小桥流水人家》教案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自测试题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线与角》教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生活中的小数》教案
中考数学快速解题之增加习题的难度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综合能力试题
2016数学五年级期末知识点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2016年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购物小票》教案
新课标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垂直与平行》教案
2016中考数学必考知识点: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2016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练习(苏教版)
考前必备:中考数学解题思路
2016小升初数学考点:立体图形
西师版四下数学《不含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计算》教案
2016中考数学必考点精讲:方程与方程组
小学五年级上册小数算数题专项练习题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小猫钓鱼》教案
人教版中考数学模拟题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倍的认识》学案分析
2016二年级数学期末测评试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