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05
收藏
《口算乘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中口算乘法第一课时,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的实践中,为了弥补教学中的许多不足,数学网特地收集了相关的人教版《口算乘法》数学教学反思,方便大家学习。
1.借助实际问题学习口算方法。
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相应的生活实例和问题情景,如邮递员送信、送报纸的情景、小朋友买邮票的情景等,创设生动的情景,让学生发现、提出数学问题,接着探究口算方法,进而解决所提出的实际问题。我发现把探讨口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于一体,学习材料饱含生气,对学生有吸引力,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讨口算方法,又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为什么要口算,切实体会口算的意义和作用。把数学学习置于现实情境问题之中,是今天数学教学所提倡的,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认清这一点,并努力做好。
2.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口算方法。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新课标》倡导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本节教学,我预设了学生自主、合作、讨论的学习情境,旨在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已有的口算方法,探索新的口算方法。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以完善学生对口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并逐步学会用数学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课堂教学中,学生均能主动参与学习,只是不太善于根据固有经验迁移运用,对口算方法的表述也不够准确。在这方面,我虽及时为学生指正,但是效果不是十分明显。可见,在这方面,我仍需加强学习、锻炼,以便给学生做好点拨、指导。
3.提倡、鼓励口算方法多样化。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倡导学生运用、体验多种口算方法,但实际教学中,却发现多数学生方法单一,而且经我点拨后,未见很好的效果。课后,我深入思考,认为本班学生已学习过本节内容,应是教师曾强调:两个因数相乘,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两个因数的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所致。这也给我启示,教学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多角度思维,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并通过比较、交流,培养学生“能为实际问题选择适当方法”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数感,而非简单地教会为止。
以上就是数学网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口算乘法》数学教学反思的全部内容,教材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希望大家喜欢!
2015中考数学复习必知技巧
2015中考数学知识点归纳:几何
中考数学十大题型解题方法之待定系数法
2015中考数学考点总结:圆形的变换
2015中考数学考点总结:圆形的初步认识
2015中考数学考点总结:三角形
2015中考数学知识点归纳:一元一次方程
2015中考数学考点总结:实数
2015中考数学填空题的四大常用方法
2015中考数学知识点归纳:分式
2015中考数学知识点归纳:一元二次方程
2015中考数学备考指导:如何学会中考数学不丢分
2015中考数学复习方法:解题实用方法汇编
2015中考数学知识点归纳:圆
2015中考数学知识点归纳:三角函数
2015中考数学知识点归纳:二次根式
2015中考数学知识点归纳:反比例函数
2015中考数学知识点归纳:不等式
中考数学十大题型解题方法之构造法
2015年中考数学冲刺:重视基础多回顾得失
中考数学十大题型解题方法之客观性题的解题方法
2015中考数学知识点归纳:二元一次方程
2015年中考数学复习冲刺 常见问题及建议
2015中考数学压轴题的解题策略
2015中考数学复习考点总结:方程组
2015中考数学成绩如何快速提高
2015中考数学知识点归纳:四边形
2015中考数学知识点归纳:平面直角坐标
中考数学十大题型解题方法之换元法
中考数学十大题型解题方法之反证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