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05
收藏
先让学生在课外自学教材上的内容,然后在课内安排一个让学生收集数据与整理数据的过程的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数学二年级数据收集与整理教学反思由数学网转载,欢迎阅读学习。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数据收集和整理的第2课时,学生已对怎样收集和整理数据有一定了解,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选择记录方法作记录,并体会哪种记录方法既清楚又方便,并且能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于是,我选择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选取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例,让孩子们用投票的方式,选举自己心目中,数学成绩优异,也最热心协助老师工作,帮助同学提高数学成绩的数学课代表。这一活动贯激起学生收集数据的热情。课堂上我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收集和整理数据活动的全过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
本节课的教学突出了以下几点:
1、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师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让预备课代表上台,为自己的票数记录,再交流汇报统计数据的方法,这样既复习了旧知又为新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2、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出示表格,让学生独立尝试填写,最后找代表汇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数据整理的工作之中。
3、注重让学生体验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在整理本班学生参加课外小组活动的情况时,老师先让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用的记录数据的方法,然后采用了记录数据最常用的方法——举手查人数,并且放手请一名学生负责统计,教师适时指导,学生在合作中完成了记录数据的统计。这样做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同时也体验了统计过程。
4、拓展延伸感受收集和整理数据的价值。引导学生重点看表头,孩子们不单单看懂了表格,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了分析,
5、渗透生活基本常识很自然,根据天气情况,判断是冬天还是夏天。
6、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每当孩子们完成一项数据整理时,都会让学生用自己方法证明自己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结果正确。
为了能帮助广大小学生朋友们提高数学成绩和数学思维能力,查字典数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了数学二年级数据收集与整理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到大家,同时祝大家学业进步!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7的乘法口诀》优秀教案
小学数学公开课《11—20各数的认识》教后反思
专家整理:初二数学考点快速记忆法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加减法》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和面积》数学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应用题(二)》数学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位置》优秀教案三课时
小学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课堂实录与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老师三角形的面积课后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列方程解应用题》数学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应知应背应会概念汇总
小学数学三上册《可能性》课堂实录及评析
加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听《数学广角——优化》有感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8和9的图画应用题》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四册59页例4教学实录
教孩子《数的分成》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数学教案
《20以内的进位加法》知识点总结
小学数学《克与千克》课堂实录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认识和分解》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课堂教学实录
小学数学《千米的认识》课堂实录
小学数学《倍的认识》教学实录
《组合图形的面积》《看日历》听课收获及反思
一年级数学上册《8 7 6的加法》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和乐课堂”听课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练习课》优秀教案
《一个数除以小数》听课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