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04
收藏
《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数学教案由数学网提供,通过教案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下面一起来学习吧。
第2课时 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4+30= 2×4×7= 6÷3×2= 15+10-8=
问题: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或只有
乘法、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二、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问题:
1. 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 根据这幅图我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3. 你能列算式解答“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
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三)练习辨析,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
问题:
1. 有的同学是这样列式的,和刚才的有什么不同?
2. 加这个小括号什么意思?
3. 不加这个小括号先算谁?
4. 这个小括号该加吗?
5. 用脱式计算的形式怎么算的啊?
说明:这道题有乘法,还有加法,那么我们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在算式下面第一行抄下没有参加计算的数(7+),再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12),在第二行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19)。
7+12÷3
=7+4
=11
问题:1. 这道题谁会用脱式算一算?
2. 这个算式我们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
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
(一)下面各题第一步要先算什么?把它圈出来
20-8÷2 7×5-3 4+4×6 81÷9+2
问题:这些题里有乘、除法,还有加、减法,我们按什么顺序
进行计算?
(二)小动物回家
(四)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
问题:
1. 谁读懂题目的意思了?
2. 你能说说错误的原因吗?
3. 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50页练习十一,第4题。
希望数学网提供的《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数学教案,能真正的帮到同学们的学习,祝同学们学习进步,如想了解更多,欢迎继续关注。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小学数学如何实现教学创新 --《国际化视野下的基础教育论坛》学习反思
2018年中考数学知识点复习:三角函数关系
2018年中考数学复习方法:写好总结,把握规律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反思
《认识钟表》试讲稿
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 快乐的课堂
2017——2018度第一学期小学低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7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2018年中考数学复习:公式的学习方法
小学数学老师教学心得 竖式数字谜总结
少数民族预科数学教育的过渡与衔接
小学六年级数学学困生辅导工作总结
小学数学老师听课反思 “倍的认识”观后感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优质课教学设计《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复习计划
五年级数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2017年小学数学市级骨干教师述职报告
互联网对乡村小学数学教育的作用
小学一年级上期主题课《整理房间》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教育中常用的数学思想
2018年中考数学复习方法:注重课堂,记好笔记
五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复习计划
小学数学评课 青蓝工程,数学实验课
2018学年一年级上期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报告
小学数学老师2017-2018年度第一学期支教工作总结
非纸笔测试方案-----五年级数学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小结 微课比赛 赛出风采
圆的面积教案
教师学习心得 听吴正宪老师讲数学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