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03
收藏
为了更好的将教与学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数学网小编与大家分享二年级下册竖式与试商数学教案,希望大家在学习中得到提高。
第六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第二课时:竖式与试商
教学目标
1.在操作中建立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表征形式与其他表征形式的联系。
2.在比较中理解除法竖式。
教学重点
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学生活动,运用旧知解决问题
(一)呈现题目,明确题意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问题:1. 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2. “13根小棒”指的是什么?
3.“每4根分一组”什么意思?
问题:结果怎样呢?自己动手试一试。
提示:可以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
(二)交流想法,解决问题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问题:结果怎样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研讨竖式,理解各部分含义
(一)尝试书写,交流想法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尝试:摆、圈、列除法算式的办法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你们知道吗,除法也可以写成竖式,想一想摆、圈、写算式
问题:你是怎样写的?说一说你的想法。
三、研讨竖式,理解各部分含义
预设:
(一)尝试书写,交流想法
(二)指导书写,建立联系
过渡:这位同学的写法,就是我们通用的竖式写法,
你知道应该怎样写出来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三)指导书写,建立联系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13÷4=3(组)……1(根)
除法也可以写成竖式:
(四)独立书写,及时巩固
如果有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竖式怎么写?
问题:1. 竖式怎么写呢?请你自己写一写。
2. 小组互相学习,看看写得怎么样。
3. 这个竖式中的每个数什么意思?
四、 交流想法,体会试商方法
问题:我们应该从哪儿开始思考呢?
五、 回顾例题,整理所学内容(例3)
问题:今天我们主要研究了哪些问题?
六、课堂总结,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以上就是数学网小编分享二年级下册竖式与试商数学教案的全部内容,教材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希望大家喜欢!
2013年人教版数学一上《分与合》PPT课件
2013年人教版数学一上《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PPT课件
2013年人教版数学一上《比多少》PPT课件之五
人教[2012]版数学一上1.1《数一数》ppt课件1
人教[2012]版数学一上1.2《比一比》ppt课件
人教[2012]版数学一上3.3《0的认识》ppt课件1
人教[2012]版数学一上5.4《连加、连减》ppt课件
2013年人教版数学一上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立体图形)PPT课
2013年人教版数学一上《加法》PPT课件
人教[2012]版数学一上1.2《比一比》ppt课件1
人教[2012]版数学一上8.1《9加几》ppt课件
人教[2012]版数学一上3.1《1-5的认识》ppt课件1
2013年人教版数学一上《分类》PPT课件
人教[2012]版数学一上3.3《0的认识》ppt课件
2013年人教版数学一上《比多少》PPT课件之三
人教[2012]版数学一上4.1《认识立体图形》ppt课件
2013年人教版数学一上《位置》(左、右)PPT课件
2013年人教版数学一上《位置》(上、下、前、后)PPT课件
人教[2012]版数学一上5.5《加减混合》ppt课件1
人教[2012]版数学一上8.2《8、7、6加几》ppt课件
2013年人教版数学一上《上、下、前、后》PPT课件
人教[2012]版数学一上5.5《加减混合》ppt课件
人教[2012]版数学一上3.1《1-5的认识》ppt课件2
人教[2012]版数学一上1.2《比一比》ppt课件3
人教[2012]版数学一上8.2《8、7、6加几》ppt课件2
2013年人教版数学一上《十几减9》PPT课件
人教[2012]版数学一上1.1《数一数》ppt课件2
人教[2012]版数学一上5.1《6和7》ppt课件
人教[2012]版数学一上3.1《1-5的认识》ppt课件
2013年人教版数学一上《数一数》PPT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