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03
收藏
为了更好的将教与学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数学网小编与大家分享二年级下册竖式与试商数学教案,希望大家在学习中得到提高。
第六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第二课时:竖式与试商
教学目标
1.在操作中建立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表征形式与其他表征形式的联系。
2.在比较中理解除法竖式。
教学重点
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学生活动,运用旧知解决问题
(一)呈现题目,明确题意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问题:1. 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2. “13根小棒”指的是什么?
3.“每4根分一组”什么意思?
问题:结果怎样呢?自己动手试一试。
提示:可以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
(二)交流想法,解决问题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问题:结果怎样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研讨竖式,理解各部分含义
(一)尝试书写,交流想法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尝试:摆、圈、列除法算式的办法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你们知道吗,除法也可以写成竖式,想一想摆、圈、写算式
问题:你是怎样写的?说一说你的想法。
三、研讨竖式,理解各部分含义
预设:
(一)尝试书写,交流想法
(二)指导书写,建立联系
过渡:这位同学的写法,就是我们通用的竖式写法,
你知道应该怎样写出来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三)指导书写,建立联系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13÷4=3(组)……1(根)
除法也可以写成竖式:
(四)独立书写,及时巩固
如果有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竖式怎么写?
问题:1. 竖式怎么写呢?请你自己写一写。
2. 小组互相学习,看看写得怎么样。
3. 这个竖式中的每个数什么意思?
四、 交流想法,体会试商方法
问题:我们应该从哪儿开始思考呢?
五、 回顾例题,整理所学内容(例3)
问题:今天我们主要研究了哪些问题?
六、课堂总结,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以上就是数学网小编分享二年级下册竖式与试商数学教案的全部内容,教材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希望大家喜欢!
2016年初二上册寒假生活指导数学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下册《吃西瓜》说课稿
2016年初二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2016年七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轻松快乐过寒假)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下册《分苹果》案例点评
北师大版:数学第四册《读统计图表》课例设计
人教版2016年初一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2016中考数学备考专项练习(带答案)
小学数学知识点:完全数的七个特有性质
北师大版:数学第四册《读统计图表》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数学下册《吃西瓜》说课稿
2016年初一上册寒假作业答案参考:数学
2016年下学期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北师大版:二年第二学期《读统计图表》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二下《读统计图表》质量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第六册《吃西瓜》说课稿
北师大版:三年数学下册《比一比》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二年数下《读统计图表》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三年第二学期《吃西瓜》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三年数学下册《吃西瓜》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第四册《数铅笔》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数铅笔》说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下册《读统计图表》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第二学期《数铅笔》质量教案
2015-2016学年度二年级数学学科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北师大版:数学第二册《数铅笔》优秀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下册《读统计图表》说课稿
2016年初一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2016年数学初二年级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北师大版:二年第二学期《读统计图表》教学片断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