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29
收藏
”开火车”虽然在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提问的公平性等方面有着较好的作用,但是在最近观课中所看到的一些现象也引起了我的反思。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下由数学网提供的“开火车”到数学课。
在课堂上,教师把某一行或某一列的第一个学生作为“火车头”,按从左到右或从前到后的顺序依次来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这种生动、有趣的提问(练习)方式就是我们一线老师常说的“开火车”游戏。数学教师常用到这种方式训练学生的口算,还有老师用这种方式来向学生提问。这种方式为什么会受到这么多老师的亲睐呢?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是用于组织教学。特别是在低年级的课堂上,上课伊始,当学生一时不能安静下来时,教师常用“开火车”的游戏来吸引学生,用“火车火车哪里开?”“火车火车这里开。”这种一呼一应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教师还会强调:“哪一组(排)坐得好,我们就从哪里开!”学生会快速的安静下来并坐的端端正正,于是“开火车”成了教师组织教学的常用手段。
二是体现提问的公平性。其主要特点为不由老师直接请xx同学回答问题,而是按照一定的游戏规则来提问,减少了人为的主观因素,体现了提问的公平性。增强了教师在学生心中的信誉度。
三是体现趣味性。常期的一问一答的提问方式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偶尔掺入“开火车”的游戏会增加学生的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一年级的数学课上,老师准备用“开火车”的形式进行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训练,只见全班学生个个把手举得老高,都想争当“火车头”,当老师确定从第一小组开始时,只听其它小组的同学 “哎!……”的一声叹息,一下子象泄了气的皮球趴到了桌子上。游戏刚开始时还有部分同学在听,后来几个调皮鬼干脆在下边做起了小动作。
看似简单的课堂提问,我们教师在注意“面向全体”的同时,更应该深刻的理解“公平性”的内涵。只有注意提问的层次性和针对性,让不同的学生回答不同层次的问题,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因此,我们在有效利用“开火车”优势的同时,也应清楚地看到“开火车”的弊端。要像厨师合理地使用“味精”一样,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鲜活。
“开火车”到数学课信息由数学网负责提供,希望同学们能够喜欢,同时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数学网。
青岛版数学五上《东北虎和白虎》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五上第一单元《综合复习》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五上《小数乘法和除法》第六课时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六上第一单元《信息窗三》学案
青岛版数学五上《小数乘法和除法》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五上《小数乘法和除法》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五上《小数乘法和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六上《按比例分配巩固练习》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五上《聪明的测量员》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四上信息窗2《万以上数的认识》教学设计1
青岛版数学六上圆《圆的周长》(二)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六上《百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青岛版数学四上信息窗3《万以上数的认识》教学设计1
青岛版数学五上《小数乘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五上《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1
青岛版数学六上圆《圆的周长》(一)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五上《小数乘法和除法》第九课时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五上《平移与旋转练习课》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五上《小数乘法》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六上圆《圆的面积》(一)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五上《带[]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1
青岛版数学六上《比》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四上信息窗2《万以上数的认识》教学设计2
青岛版数学六上《百分数的意义及读写》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五上《求商的近似值》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六上第一单元《信息窗四》学案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第七单元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青岛版数学五上《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面积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