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30
收藏
亲爱的同学们,查字典数学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二年级数学分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导学案,希望能给大家到来帮助。
学习目标:
1、能将14×6这类表外乘法题拆成两个表内乘法题来完成。
2、感知乘法分配率的思想,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
3、通过学生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源于生活。
学习重点:把表外乘法分拆成表内乘法题。
学习难点:如何找到简单方便的分拆方法。
学习关键:学会以及运用分拆来做表外乘法。
学习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小黑板:比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5×8+4×8= 4×7+6×7= 3×9+6×9=
寻找这三个算式的共同之处,指名学生回答。
2、多媒体演示创设情境;从海南运来了的一批无籽大西瓜,仔细看图。
小组讨论:你从图中看懂了什么?能讲个数学小故事吗?
3、看看熊猫乐乐提了个什么问题?思考:你能解决吗?
二、探究尝试:
1、可以怎么列算式?板书:14×6= 提问:14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
2、有没有口诀直接进行计算?小组讨论:你有办法解决吗?
3、交流各种算法:
小丁丁:14个6可以分拆成10个6加上4个6。
14×6=10×6+4×6
10×6=60
4×6=24
60+24=84
小亚:14个6可以分拆成7个6加7个6。
14×6=7×6+7×6
7×6=42
42+42=84
讨论:为什么可以这样算?
4、你还有其他的分拆方法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系统的进行板书。
5、比较一下多种算法,交流:你喜欢哪一种算法?
6、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新本领(出示课题)。分拆时可以将算式拆成10个几和几个几,这样计算较方便。分拆后计算要先乘后加。(全班朗读)
三、练习巩固:
1、试一试:
14×7 17×5 7×12
学生独立练习,遇到问题小组商量解决。
2、板演反馈,辨析核对。
3、交流:7×12 在计算的时候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
4、口算小能手(抢答):15×4 4×16 17×3 5×13
四、拓展:动脑筋
22×8=( )×( )+( )×( )+( )×( )
五、总结下课:
1、今天学习了什么本领?你有什么收获?
2、完成配套练习册第4页的练习。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九)
2019年西师大版《一共有多少》教案(八)
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 》教案(一)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体积单位的进率 》教案(二)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四)
2019年西师大版《1-5的认识》教案(六)
2019年西师大版《下课啦》教案(四)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计算》教案(二)
2019年西师大版《跷跷板》教案(三)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反思策略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体积和容积的认识 》教案(四)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1.1~5的认识第2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素养小学生数学论文
2019年西师大版《跷跷板》教案(二)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数学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堂环境现状与改善对策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2.立体图形的拼组》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二)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五)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2.8、9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课时》教案及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五)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第4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
2019年西师大版《跷跷板》教案(四)
在线试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学设计
2019年西师大版《一共有多少》教案(七)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