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6
收藏
一、余角与补角 1、如果两个角的和是直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为互余,称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2、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为互补,称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3、互余和互补是指两角和为直角或两角和为平角,它们只与角的度数有关,与角的位置无关。 4、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5、余角和补角的性质用数学语言可表示为: (1)则(同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 (2)且则(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 6、余角和补角的性质是证明两角相等的一个重要方法。
二、对顶角 1、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其中不相邻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2、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3、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4、对顶角的性质在今后的推理说明中应用非常广泛,它是证明两个角相等的依据及重要桥梁。 5、对顶角是从位置上定义的,对顶角一定相等,但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
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了8个角。 2、同位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的同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3、内错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两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4、同旁内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同旁内角。 5、这三种角只与位置有关,与大小无关,通常情况下,它们之间不存在固定的大小关系。
四、六类角 1、补角、余角、对顶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六类角都是对两角来说的。 2、余角、补角只有数量上的关系,与其位置无关。 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只有位置上的关系,与其数量无关。 4、对顶角既有数量关系,又有位置关系。
五、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5、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六、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4、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具备互逆的特征,其关系如下: 在应用时要正确区分积极向上的题设和结论。
七、尺规作线段和角 1、在几何里,只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称为尺规作图。 2、尺规作图是最基本、最常见的作图方法,通常叫基本作图。
2.1正数和负数课件冀教版七年级上
《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课件ppt北京市平谷二中九年级上
冀教版八年级下21.1变量与函数课件
冀教版八年级下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课件
4.1点和线课件冀教版七年级上
冀教版七年级下8.1相交线(1)课件
1.1几何图形课件冀教版七年级上
2.6有理数的减法课件冀教版七年级上
矩形课件冀教版八年级下
2.5有理数加法课件冀教版七年级上
角和角的度量课件冀教版七年级上
图形中的点线面课件冀教版七年级上
1.4从不同方向看几何体课件冀教版七年级上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22.4圆周角精品课件ppt
冀教版八年级下22.4矩形课件
2.7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课件冀教版七年级上册
积的乘方ppt课件(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
1.4从不同的方向看课件冀教版七年级上
8.1相交线课件冀教版七年级下
分式的除法学课件(冀教版八年级上)
《图形中的点、线、面》课件冀教版七年级上册
2.2数轴课件冀教版七年级上
冀教版八年级下25.1一次函数课件
《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课件ppt北京市平谷二中八年级下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23.2概率的简单应用精品课件ppt
冀教版七年级上2.1正数和负数(一)课件
2.4有理数大小的比较课件
冀教版七年级上数量的表示(第二节)课件ppt
冀教版七年级下7.2解一元一次方程课件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22.2过三点的圆精品课件ppt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