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6
收藏
中考临近,同学们都不想因素失分而懊丧、遗憾。只有尽量避免非智力因素引起的失分,做到防患于未然,才能在中考中取得高分。下面就同学们在平时小考中因非智力因素引起的失分原因谈谈几点看法,以便帮助同学们加以避免。
一、字迹潦草、错别字多
同学们在解答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时,常使用错别字,造成表达意思错误或无法表达意思而丢分。例如:将“水槽”写成“水糟”,“长颈漏斗”写成“长劲漏斗”或“长径漏斗”或“长颈露斗”,“元素”写成“原素”,“原子”写成“元子”,“置换反应”写成“置换反映”或“质换反应”等等。产生这些错误的原因是看书不仔细,对字词的书写不细心。有些同学平时不注意书写工整,养成潦草的习惯,从而使阅卷老师对考生所答内容分辨不清,作为错误处理而失分。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练习时,一定要养成书写工整、清楚的好习惯,避免再次产生遗憾。
二、粗心大意、思维定势
有些同学在考试中粗心大意,不仔细审题,或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导致出错丢分。例如,有的选择题要求考生选错误的选项,而部分同学粗心大意,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平时练习时多数选择题要求选正确结果),错选了正确的结论而失分。再如,推断题中,要求同学们写物质的名称时,却写成了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要求写化学式时,却写了物质的名称。可见认真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和基础。
三、答题不规范或表达混乱
1、很多同学答题不规范,包括:
(1)书写不规范。如填选择题答案时,把“D”写成“O”;将写成等;
(2)计算题解题步骤不完整,如没有解设过程或解后没有简要的写出答等。
2、表达混乱。有些同学答卷时,虽然意思正确,但表述不准确,最常见的毛病是混淆了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如回答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现象时,错误叙述为“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金属铜”;回答镁燃烧现象时,错误叙述为“冒出白烟,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
再有,有的同学解答计算题时,虽然结果正确,但书写化学方程式时遗漏反应条件或计算出的结果没有带单位或单位不统一;还有的同学答题没有次序,版面设计不合理,计算过程混乱等,虽然求出了正确结果,但也不能得全分。
四、心理因素造成失分
有的同学临场过分焦虑和恐惧以至情绪紧张,在考试开始阶段大脑暂时出现思维障碍,平时熟记的定理、规律记不清了。面对考题大脑出现空白,不知所措。另外,解答部分陌生题时,因暂无思路引起情绪紧张,心理慌乱,注意力不集中,严重干扰了思维活动的正常进行,解题时出现了种种不应该甚至无法理解的错误。
为了克服这些不良心态,可以在复习时适当做些基础题,并把重点放在审题和解题的正确与完备上,同时要注意书写规范和工整。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时常做些自己没有接触过的,但又适合自己能力的新题型,以提高对陌生题型的适应能力,增强信心,克服恐惧心理,防止思维抑制现象的发生,争取在考试中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
垂线检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同步练习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代数式的值同步练习
七年级上册数学从三个方向看2训练题(苏科版)
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二元一次方程组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点和线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性质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2016年秋季学期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题(带答案)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次调研试题
2016学年度七年级数学下段考复习试题
2016年七年级上册数学段考试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线段、射线、直线1习题
2016年初一下册数学期中试卷
多边形检测试题
从不同方向看几何体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2016年秋季学期七年级上册数学段考试卷(含答案)
乘方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2016年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
2016年七年级上册数学12月月考试卷(有答案)
七年级数学多彩的几何图形同步练习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数学从三个方向看1练习题(苏科版)
七年级数学数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同步练习
2013初一下册数学期中试卷
初一数学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测试题
多边形的内角和检测试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