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数学:点线面角试题解析_考前复习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2016中考数学:点线...
首页>学习园地>考前复习>2016中...

2016中考数学:点线面角试题解析

2016-10-26 收藏

一、选择题

1.(2014山东济南,第2题,3分)如图,点O在直线AB上,若A=30,则ABC的度数是

A.45B.30 C.25 D.60

【解析】因为,所以,故选C.

2.(2014四川凉山州,第2题,4分)下列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

A.1、2没有公共顶点

B.1、2两边不互为反向延长线

C.1、2有公共顶点,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D.1、2两边不互为反向延长线

考点:对顶角、邻补角

分析:根据对顶角的特征,有公共顶点,且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

解答:解:A.1、2没有公共顶点,不是对顶角,故本选项错误;

B.1、2两边不互为反向延长线,不是对顶角,故本选项错误;

C.1、2有公共顶点,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是对顶角,故本选项正确;

D.1、2两边不互为反向延长线,不是对顶角,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顶角的定义,熟记对顶角的图形特征是解题的关键,是基础题,比较简单.

3.(2014襄阳,第7题3分)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A.所有的实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B.等角的补角相等

C.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0,负无理数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考点:命题与定理.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对A进行判断;

根据补角的定义对B进行判断;

根据无理数的分类对C进行判断;

根据线段公理对D进行判断.

解答:解:A、所有的实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所以A选项的说法正确;

B、等角的补角相等,所以B选项的说法正确;

C、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和负无理,所以C选项的说法错误;

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所以D选项的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事物的语句叫命题;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经过推理论证的真命题称为定理.

4.(2014浙江金华,第2题4分)如图,经过刨平的木析上的两个点,能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而且只能弹出一条墨线.能解释这一实际问题的数学知识是【】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垂线段最短 D.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2014滨州,第5题3分)如图,OB是AOC的角平分线,OD是COE的角平分线,如果AOB=40,COE=60,则BOD的度数为()

A.50 B.60 C.65 D.70

考点:角的计算;角平分线的定义

分析:先根据OB是AOC的角平分线,OD是COE的角平分线,AOB=40,COE=60求出BOC与COD的度数,再根据BOD=BOC+COD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OB是AOC的角平分线,OD是COE的角平分线,AOB=40,COE=60,

BOC=AOB=40,COD=COE=60=30,

BOD=BOC+COD=40+30=70.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角的计算,熟知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2014济宁,第3题3分)把一条弯曲的公路改成直道,可以缩短路程.用几何知识解释其道理正确的是()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垂线段最短

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考点: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专题:应用题.

分析:此题为数学知识的应用,由题意把一条弯曲的公路改成直道,肯定要尽量缩短两地之间的里程,就用到两点间线段最短定理.

解答:解:要想缩短两地之间的里程,就尽量是两地在一条直线上,因为两点间线段最短.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线段的性质,牢记线段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7.(2014年山东泰安,第5题3分)如图,把一直尺放置在一个三角形纸片上,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61802+lt;1803+lt;1803+gt;180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推出4=180,7,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出3=180A,推出结果后判断各个选项即可.

解:A、∵DG∥EF,4=180,∵4,gt;1,

1180,故本选项错误;

B、∵DG∥EF,3,5=3

=(180﹣1)+(180﹣ALH)=360﹣(ALH)=360﹣(180﹣A)

=180A180,故本选项错误;

C、∵DG∥EF,4=180,故本选项错误;

D、∵DG∥EF,7,∵2=180A180,7180,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定理进行推理的能力,题目比较好,难度适中.

8.(2014广西贺州,第3题3分)如图,OAOB,若1=55,则2的度数是()

A.35B.40C.45D.60

考点:余角和补角

分析:根据两个角的和为90,可得两角互余,可得答案.

解答:解:∵OAOB,若1=55,

=90,

即1=90,

2=35,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余角和补角,两个角的和为90,这两个角互余.

9.(2014襄阳,第5题3分)如图,BCAE于点C,CD∥AB,B=55,则1等于()

A.35B.45C.55D.65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的性质求得A=35,然后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到B=35.

解答:解:如图,∵BCAE,

ACB=90.

B=90.

又∵B=55,

A=35.

又CD∥AB,

B=35.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此题也可以利用垂直的定义、邻补角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来求1的度数.

10.(2014湖北黄冈,第2题3分)如果与互为余角,则()

A.+=180B.﹣=180C.﹣=90D.+=90

考点:余角和补角.

分析:根据互为余角的定义,可以得到答案.

解答:解:如果与互为余角,则+=900.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互为余角的性质,正确记忆互为余角的定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2014山东枣庄,第18题4分)图①所示的正方体木块棱长为6cm,沿其相邻三个面的对角线(图中虚线)剪掉一角,得到如图②的几何体,一只蚂蚁沿着图②的几何体表面从顶点A爬行到顶点B的最短距离为(3+3)cm.

考点: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截一个几何体

分析:要求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需将图②的几何体表面展开,进而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出结果.

解答:解:如图所示:

△B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D是等边三角形,

在Rt△BCD中,CD==6 cm,

BE=CD=3 cm,

在Rt△ACE中,AE==3 cm,

从顶点A爬行到顶点B的最短距离为(3+3)cm.

故答案为:(3+3).

点评: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本题就是把图②的几何体表面展开成平面图形,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2.(2014福建泉州,第13题4分)如图,直线a∥b,直线c与直线a,b都相交,1=65,则2=65.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2,代入求出即可.

解答:解:∵直线a∥b,

2,

∵1=65,

2=65,

故答案为:65.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的应用,注意: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2014福建泉州,第15题4分)如图,在△ABC中,C=40,CA=CB,则△ABC的外角ABD=110.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A,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等于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CA=CB,

ABC,

∵C=40,

A=70

ABD=C=110.

故答案为:110.

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用到的知识点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等于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4.(2014邵阳,第11题3分)已知=13,则的余角大小是77.

考点:余角和补角.

分析:根据互为余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9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13,

的余角=90﹣13=77.

故答案为:77.

点评:本题考查了余角的定义,是基础题,熟记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5.(2014浙江湖州,第13题4分)计算:50﹣1530=.

分析:根据度化成分乘以60,可得度分的表示方法,根据同单位的相减,可得答案.

解:原式=4960﹣1530=3430,故答案为:3430.

点评:此类题是进行度、分、秒的加法计算,相对比较简单,注意以60为进制即可.

6.(2014福建泉州,第9题4分)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AOD=50,则BOC=50.

考点:对顶角、邻补角.

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答案.

解答:解;∵BOC与AOD是对顶角,

BOC=AOD=50,

故答案为:50.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顶角与邻补角,对顶角相等是解题关键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