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6
收藏
从哪些地方下手科学分析错题?如何科学地分析一道错题?笔者以物理学科为案例进行解析。
学生家长:王尚老师您好。看了您的很多文章,很接地气,把很多物理学习的问题说的通俗易懂,我真的受益匪浅。
我家是男孩,挺聪明的,目前他有一个学习问题,就是不重视错题,同一类的问题总是一错再错。
最近的两次月考,孩子这个问题特别严重;他们班主任(物理老师)也专门给我打了电话说这个问题。
我家孩子对物理还是比较感兴趣和有天赋的,他喜欢研究难题,考试时往往是压轴的难题都能解出来,一些简答题却总是因各种低级失误失误,而且这些题往往是原来错题的变形。
前些天期中考试后,开家长会,班主任也点了我家孩子的名,说是“平时耍小聪明,考试犯大糊涂”。
家长会上老师以我家孩子为典型案例,特别强调所有同学要重视错题,把错因吃透,尽量避免类似错误一错再错。
孩子也认识到了错题梳理的重要性。
我想问的是,从哪些方面来分析错题呢?请您具体谈一谈,谢谢。渴盼王尚老师的回复。
王尚:通过错题来吸取考试教训,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课堂所学知识点,是学习的一个捷径。
错题的科学分析与消化环节,高中生普遍重视不足。从笔者教学来看,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心态上,一方面是执行力上。
比如,不满足机械能守恒的前提,在考场上却使用了。
学生给出的错题理由就是:没认真看清题意。
王尚认为这是很片面的不成立的借口,说明学生在内心对这道题根本没有引起重视,即对待物理wuli.in错题,心态并没有摆正。
如果这个借口成立,那么所有科目的所有试卷丢分,都可以归纳为这个借口:没认真看清题意。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使用前,一定要注意是否满足使用前提(另外,还需注意规定零势能面)。
如何科学地分析一道物理错题呢?笔者建议从如下8个方面展开:
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
题干中有哪些明显的条件,有哪些比较隐晦的条件或暗示?(比如,碰撞暗示的就是动量守恒成立)?
题意中有哪些典型的陷阱?类似的陷阱是否在其他题中出现过?
这道题主要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么样的?
主要研究对象的受力分析如何?在考场上,自己是不是认真的画出了受力图。
有哪些必须考虑的临界条件?
这道题用到了哪些数学运算方法?
还有其他的解法吗?
一道错题的分析,认真做到这些就足够了。
2017年小升初数学检测试题及答案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监测试卷
趣味数学故事《巧测金字塔高度》《蜗牛何时爬上井?》
人教版一年级口算练习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数列知识点归纳
2016北师大版必修五数学等比数列提升练习及解析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专项试题:程序框图
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五上数学第二单元《小数的除法》教案
2016—2017学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圆锥曲线测试题
人教版五上数学第四单元《 简易方程》教案
高二北师大版数学等差数列能力提升题及解析
七年级上册有理数运算法则知识点必备
2016-2017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检测卷
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课后习题及答案2016年
高二年级北师大版数学数列期中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目标检测题
2017届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集合试题
小学数学优质课]《认识圆柱体》说课稿
人教版《厘米和米的认识》练习题
初二数学试卷:三角形章节检测
2017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主要解题思路
必备2017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7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备考最佳方案
人教版《分数应用题(一)》练习题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2016年)
人教版第四单元过关卷
必备的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测试题练习
黑龙江16-17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七单元试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