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6
收藏
牛顿说:“要想解一个有关数目的问题,或者有关量的抽象关系的问题,只要把问题里的日常用语,译成代数用语就成了.”
列方程的过程就是把日常用语译成代数用语的过程.比如“父子两人年龄的和是58岁.7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2倍.求父亲和儿子的年龄.”设父亲年龄为x岁,则儿子年龄为(58-x)岁.7年后,儿子是(51-x)岁,父亲是x+7,则父亲又是儿子年龄的2倍,可列出等式
x+7=2[(58-x)+7]
这最后一个等式,就是代数语言.翻译成代数语言后就可以解答用日常用语提出来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解方程.
牛顿常常出一些方程问题,下面来看其中的两道.这些题出自牛顿的名著《一般算术》.要说明的是,为便于理解,我们把长度和重量的单位都已改为现行通用单位.
邮递员A和B相距59千米,相向而行.A2小时走了7千米,B3小时走了8千米,而B比A晚出发一小时,求A在遇到B前走了多少千米?
设A在遇到B前走了(x+)千米,其中
是A比B早出发一小时所走的路程.
此时B走了59-(x+)=55+
-x(千米),
两人相向而行,同时相遇,所用时问一样,可列出等式:
x=(55+
-x)
.
整理计算得,x等于31.5,所以A在遇到B前走了35千米.
以上是牛顿出题我们来解,下面来看看牛顿自己解算的一道题,对我们很有启发.
一个商人每年要花掉100元维持全家生计,然后将自己的剩余的财产增加.经过3年,商人发现他的财产增加了1倍.问商人最初有多少财产?
牛顿一开始就进行了从日常用语到代数用语的翻译工作.牛顿说:为了解这个问题,应澄清问题中隐含的所有假定:
于是问题归结为解方程
,
解得商人最初财产为1480元.
从牛顿解方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是怎样一步一步把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分步译成代数式,最后列出方程来的.
高三数学第一轮总复习测评课件12
高三数学第一轮总复习测评课件23
高三数学第一轮总复习测评课件19
高三理科数学考点专项复习课件1
高三文科数学第一轮配套复习课件6
高三数学第一轮总复习测评课件14
高三理科数学考点专项复习课件16
高三理科数学考点专项复习课件18
高三数学第一轮总复习测评课件11
高三数学第一轮总复习测评课件15
高三数学第一轮总复习测评课件20
高三理科数学考点专项复习课件14
高三文科数学第一轮配套复习课件14
高三文科数学第一轮配套复习课件2
高三文科数学第一轮配套复习课件9
高三文科数学第一轮配套复习课件15
高三理科数学考点专项复习课件10
高三文科数学第一轮配套复习课件10
高三数学第一轮总复习测评课件7
高三文科数学第一轮配套复习课件1
高三数学第一轮总复习测评课件1
高三文科数学第一轮配套复习课件22
高三数学第一轮总复习测评课件8
高三文科数学第一轮配套复习课件21
高三文科数学第一轮配套复习课件12
高三文科数学第一轮配套复习课件11
高三理科数学考点专项复习课件17
高三数学第一轮总复习测评课件22
高三数学第一轮总复习测评课件18
高三数学第一轮总复习测评课件6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