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6
收藏
肯和利兹是在一家健身俱乐部首次相遇并相互认识的。
(la)肯是在一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一那天开始去健身俱乐部的。
(2b))此后,肯每隔四天(即第五天)去一次。
(2a)利兹是在一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二那天开始去健身俱乐部的。
(2b)此后,利兹每隔三大(即第四天)去一次。
(3)在一月份的31天中,只有一天肯和利兹都去了健身俱乐部,正是那一天他们首次相遇。
肯和利兹星在一月份的哪一天相遇的?
(提示:判定利兹是在肯之前还是之后开始去健身俱乐部的;然后判定肯和利兹是从哪一天开始去健身俱乐部的。)
答 案
根据{(1a)肯是在一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一那天开始去健身俱乐部的。和(2a)利兹是在一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二那天开始去健身俱乐部的。},利兹第一次去健身俱乐部的日子必定是以下二者之一:
(A)肯第一次去健身俱乐部那天的第二天。
(B)肯第一次去健身俱乐部那天前六天。
如果(A)是实际情况,那么根据(1b)和(2b),肯和利兹第二次去健身俱乐部便是在同一天,而且在20天后又是同一天去健身俱乐部。根据{(3)在一月份的31天中,只有一天肯和利兹都去了健身俱乐部,正是那一天他们首次相遇。〕,他们再次都去健身俱乐部的那天必须是在二月份。可是,肯和利兹第一次去健身俱乐部的日子最晚也只能分别是一月份的第六天和第七天;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在一月份必定有两次是同一天去健身俱乐部:1月11日和1月31日。因此(A)不是实际情况,而(B)是实际情况。
在情况(B)下,一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二不能迟于1月1日,否则随后的那个星期一将是一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一。因此利兹是1月1日开始去健身俱乐部的,而肯是1月7日开始去的。于是根据们(1b)和(2b),他二人在一月份去健身俱乐部的日期分别为:
利兹:1日,5日,9日,13日,17日,21日,25日,29日;
肯:7日,12日,17日,22日,27日。
因此根据(3),肯和利兹相遇于1月17日。
小学二年级数学2、3、4的乘法口诀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线段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加减、乘加、乘减复合的应用题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锐角和钝角》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加除、减除应用题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第一种分法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刻”与“经过” 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米用米量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直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第二种分法(二)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连续进位加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9的乘法口诀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地砖的周长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99乘法口诀表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连减应用题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时、分的认识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四边形的认识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不连续进位加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3册第四章-表内除法应用题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平移和旋转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分数认识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学期第六单元测试题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