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6
收藏
安东尼、伯纳德和查尔斯三人参加了几项田径比赛。
(1)每项比赛只取前三名,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分别得3分、2分、l分。
(2)并列同一名次者,都得到与该名次相应的分数。
(3a)把每人在撑竿跳、跳远和跳高比赛中的得分加起来得到一个个人总分,结果这三人的个人总分都一样。
(3b)把这三人在某项比赛中的得分加起来得到一个团体分,结果三个项目的团体分都一样,而且这个团体分与上述的个人总分相等。
(4)在撑竿跳比赛中没有出现得分相同的情况。
(5)安东尼和查尔斯在跳远比赛中得分相同。
(6)安东尼和伯纳德在跳高比赛中得分相同。
(7)在这三项比赛中,伯纳德有一项没有得分,查尔斯也有一项没有得分。
在撑竿跳比赛中,安东尼得了第几名?
(提示:找出一个每一行的和与每一列的和都相等的33方阵,即可判定出安东尼在撑竿跳比赛中的名次。为此,用代数方法表示安东尼和查尔斯在跳远比赛中的得分,以及安东尼和伯纳德在跳高比赛中的得分。)
答 案
这三人在三项比赛中的得分可以记入如下的33方阵:
撑竿跳比赛 跳远比赛 跳高比赛
安东尼
伯纳德
查尔斯 根据(3a)和(3b),这个方阵中每一行的和与每一列的和必须都等于同一个数。根据(2)和(5),设安东尼和查尔斯在跳远比赛中的得分为b。根据(2)和(6),设安东尼和伯纳德在跳高比赛的得分为h。根据(l)和(2),b可以是0、l、2或3,h也可以是0、l、2或3。因此,把b和h组合起来共有十六对可能的数值。
如果b=h(即两者同时是0、1、2或3),则为了满足(3a)和(3b),方阵变成:
a b b b a b b b a
这种情况与{(4)在撑竿跳比赛中没有出现得分相同的情况。}矛盾,因而是不可能的。
如果b=0而h不等于0(b=0,h=1;b=0,h=2;b=0,h=3),则为了满足(3b),第二列的和必须等于第三列的和。
- 0 h - 2h+a h - 0 a 为了满足{(3b)把这三人在某项比赛中的得分加起来得到一个团体分,结果三个项目的团体分都一样,而且这个团体分与上述的个人总分相等},第二行的和必须等于每一列的和。但是第二行的和已经大于所示的任何一列的和,因此这种情况是不可能的。
如果h=0而b不等0(b=l,h=0;b=2,h=0;b=3,h=0),则为了满足(3b),第三列的和必须等于第二列的和。
- b 0 - a 0 - b 2b+a
为了满足(3b),第三行的和必须等于每一列的和。但是第三行的和已经大于所示的任何一列的和,因此这种情况是不可能的。
如果b=l,h=3,则为了满足(3b),第二列的和必须等于第三列的和。
- 1 3 - a+4 3 - 1 a
这种情况与{(1)每项比赛只取前三名,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分别得3分、2分、l分。}矛盾,因为a不能小于0,从而a+4至少等于4。(再者,第二行的和已经大于所示的任何一列的和,这与(3b)矛盾。)因此这种情况是不可能的。
如果b=3,h=l,则为了满足(3b),第三列的和必须等于第二列的和。
- 3 1 - a+2 1 a a 这种情况与前一种类似,所以是不可能的。
如果b=2,h=3,则为了满足(3b),第二列的和必须等于第三列的和。
- 2 3 - a+2 3 - 2 a
为了满足(3b),第三行的和必须等于每一列的和。于是,查尔斯在撑竿跳比赛中必须得到4分,但这与(l)矛盾。因此这种情况是不可能的。
如果b=3,h=2,则为了满足(3b),第二列的和必须等于第三列的和。
- 3 2 - a 2 - 3 a+2
这种情况与前一种类似,所以是不可能的。
如果b=1,h=2,或者b=2,h=1(它们是剩下的仅有可能),则为了满足(3a)和(3b),方阵变成下列二者之一:
a+1 1 2 0 a+2 2 3 1 a
a+1 2 1 3 a 1 0 2 a+2 本题的要求是求出a+l的值(这是上述两个方阵中唯一相同的记录):a不能大于0,否则与{(7)在这三项比赛中,伯纳德有一项没有得分,查尔斯也有一项没有得分。}矛盾;因此a必须等于0。于是a+l=l。
由于1分是第三名的得分,所以安东尼在撑竿跳比赛中得了第三名。
总结起来,得分的情况是下列二者之一:
a b b b a b b b a 0
a b b b a b b b a 1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中考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趣味数学推荐
大家都在看
高一数学集合的运算复习
高一数学秦九韶算法复习
高一数学函数的表示法复习2
高一数学待定系数法复习
高一学年数学下册第一学段考试
高一数学函数表示法复习2
高一数学幂函数导学提纲
高一数学集合的基本运算复习2
高一数学幂的运算指数函数复习
高一数学下册6月月考试题
高一数学幂函数复习
高一数学第二章单元知识梳理与能力整合
高一数学幂函数复习2
高一数学函数表示法复习1
高一数学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复习
高一数学集合的概念复习
高一数学函数的奇偶性复习
高一数学函数题不容忽视“四种错”
高一数学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复习
高一数学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复习
高一数学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复习
高一数学对数函数及其性质复习2
高一数学集合的基本运算复习1
高一数学集合与函数概念测试题
高一数学集合的含义及表示导学提纲
高一数学第一章单元知识梳理与能力整合
高一数学函数的概念复习
高一数学函数的表示法复习1
高一数学立体几何周清测试题
高一数学集合之间的关系复习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