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6
收藏
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有关初中几何知识点总结:三视图的对应规律的相关内容,以供大家阅读!
三视图之间、形体和三视图之间存在着下列投影规律:
1、三视图间的位置关系
俯视图在主视图的正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正右方。
2、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
如下图所示。归纳如下:
(1)、每个视图所反映的形体尺寸情况
主视图反映了形体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和左右方向的长度尺寸。
俯视图反映了形体左右方向的长度尺寸和前后方向的宽度尺寸。
左视图反映了形体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和前后方向的宽度尺寸。
(2)、视图之间的关系
根据每个视图所反映的形体的尺寸情况及投影关系,有:
主、俯视图中相应投影(整体或局部)的长度相等,并且对正;
主、左视图中相应投影(整体或局部)的高度相等,并且平齐;
俯、左视图中相应投影(整体或局部)的宽度相等。
这就是我们今后画图或看图中要时刻遵循的“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规律,需要牢固掌握。
3、形体与视图的方位关系
任何形体在空间都具有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形体在空间的六个方位和三视图所反映形体的方位如下图所示。
主视图反映了形体的上、下和左、右方位关系;
俯视图反映了形体的左、右和前、后方位关系;
左视图反映了形体的上、下和前、后位置关系。
比较形体与视图,可以看出:
(1)主视图的上、下、左、右方位与形体的上、下、左、右方位一致;
(2)俯视图的左、右方位与形体的左、右方位一致,而俯视图的上方反映的是形体的后方,俯视图的下方反映的是形体的前方;
(3)左视图的上、下方位与形体的上、下方位一致,而左视图的左方反映的是形体的后方,左视图的右方反映的是形体的前方
今天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教案-有理数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教案-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2)
2013年最新中考数学仿真模拟试卷(三)
2013年最新中考数学仿真模拟试卷(二)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小树有多少棵(1)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口算乘法(2)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口算乘法(1)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教案-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1)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栽蒜苗(1)
人教版初三数学下教案-二次函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课件-摸球游戏(4)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秋游(1)
人教版九年级上数学《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购物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路程、时间与速度(1)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去游乐场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教案-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2)
人教版九年级上数学《第22章 一元二次方程》复习课件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教案-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1)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0乘5=?》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植树(2)
北师大版初二数学上册教案-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教案-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2)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买文具(1)
人教版九年级上数学《弧长和扇形的面积2》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课件-年月日(1)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乘火车
数学:苏科版八年级下 8.5 分式方程(同步练习)
2013年小升初数学总复习重点难点训练(一)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