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6
收藏
考完数学走出考场,经常听到学生因为粗心大意而做错题,本来会做的题目,却丢分了,如何尽量在数学考试中减少失误,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水平,除了心态放平以外,还有什么好的应试技巧呢?经过长期时间总结出了:“10字诀”,可以让同学们在考试的时候经常地提醒自己。
所谓“10字诀”的全部内容
是:单、格、特、标、检、方、自、量、分、时
学生不到三分钟无论谐音记,还是硬背,都可以记住,各位,这可不是什么武学秘传,不过应付初(高)中数学考试,却能有效地提高分数,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失误。一待试卷和草稿发下,马上用铅笔在草稿上写上,不算违规。考试时遇到困难和检查时,不时地去读一遍,确能收效。下面,我把这10个字逐一作个阐述。
1“单”就是单位
数学考试中特别是填空和计算题需要写上单位,学生因为忘写而扣分屡见不鲜,也有错写单位的,如面积的平方米错写成米。
2“格”就是格式
有些同学解题没有格式,随心所欲,也会被扣分。
3“特”就是特殊值法
“有些很难的数学题,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用特殊值法来做,有时能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这也符合“一般特殊一般”的辩证法。
4“标”就是标准
从小学到初中,最后结论因未约分而失分的事时有发生,单项式或二次根式前的系数也常常写成带分数,分母带根号或根号里面有分母也不鲜见,这些不标准的结论都要避免。
5“检”就是检验
初中数学最常见的三类题目的根的判别式,而学生常常在做这类填空、选择、计算、证明时,往往会忽略检验,从而导致不必要的失分。
6“方”就是方程思想
中学数学很多问题若用方程思想来解决,的确能使问题迎刃而解。
7“自”不是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关于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我曾经编过一个顺口溜:整式取全体实数,分式分母不为零,偶次根式非负数实际问题要考虑,这里的式指的是函数解析式中右边的代数式。考试时,对实际问题用函数方法解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往往漏写,从而导致失分。
8“量”就是度量
某些几何填空式选择题,要算角、线段的大小或位数关系,确有一定的难度,不妨用量角器式刻度尺量一量。不过,如果原题图形不精确自己最好画一个。
9“分”就是分类讨论思想
现在中考题中分类讨论题越来越多,学生常常遗漏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情况,我也常常提醒同学多长几个心眼,防止一挂一漏万。
10“时”就是时间
留心一下时间,一般填空题和选择题大约控制在半小时内,其余题目依次做下来,难题跳过,留到最后做,切忌硬攻而耗费大量时间,最后一定要留15分种左右时间查全卷,但也不能过频看表,自乱阵脚,一般或一类题看一次。
青岛版新教材三上《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
初中数学公式:改变你对背诵的看法
新课标三上《减法》练习题
冀教版六年级上《百分数的应用》练习题
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小学数学题库:四大烧脑题考验你的智商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练习题(2016年)
2017中考数学专项检测试题:直角三角函数
第一、二单元过关检测
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三角函数公式总结
数学考试反思:难点与易错点分析
人教版第八单元测试卷
小学三年级第一单元测试
冀教版六上《百分数的应用》练习题
四年级上册综合练习题
第一单元测试题
第七册第三单元试卷
新课标四上《角的度量》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题(2016-2017学年)
2016-2017学年河北高一年级数学上学期月考试题
北京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练习题
青岛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收集数据的方式教学计划格式
新课标五上《积的近似数》练习题
新课标二上数学《8的乘法口诀》练习题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整式知识要点
新课标五上《可能性》练习题
新课标五上《小数的乘、除法》练习题
最新2016-2017学年高一年级数学学习方法名师指导
初中数学知识点:尺规作图
第七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