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6
收藏
各个省市的高考数学,无论难易度,无论文理科,135分的内容考的是素质和习惯,15分考的是天赋、运气和刻苦程度。你要是考135分以下,不要怪父母、怪学校、怪老师、怪老天对你不公,素质和习惯是你自己的,怨不得任何人。
不同卷子的难易,在我看来,取决于最后那15分,前面的135分不存在决定性的难易分异。我讲的这个分数比例区分,是总体的。落实到单份试卷,比例有可能是120:30,那算困难的,比如江苏和湖北卷;也有可能是145:5,那算简单的。超出这个区间的卷子,统统都是不正常的,高考是选拔考斯,但不是精英选拔的考试,要顾及农村、顾及大多数,考得太难,领导是要负责任的;考得太简单,取得不了分异,也是取得不了选拔效果的。
15分是哪15分?选择题最后一题5分,填空题最后一题5分,大题最后两题5分。是的,最后两道大题不可能只有5分,但里面真正有难度的也只有最后一两小问,总计不超过10分,这10分,掌握一点技巧,混一点步骤分还是可能的。选择题的5分还有四分之一的可能性蒙对,用用排除法,二分之一的可能性也是有的。平时测验,没95%的保证前135分拿到手,不要操心这15分的事,你要解决的是习惯和素质问题,不是智商问题。
几个很好的素质和习惯:
第一、拿到卷子先明确15分的位置,也就是每块的最后几题,在题号上划个杠,告诉自己,不求完美,大不了不做了,安心做那135分。
第二、分配时间,把一半小时分给剩下的135分,把时间写在卷子上。
第三、打草稿,打草稿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草稿是过程,答题纸是结果,过程错误,结果一定错误,过程正确,结果错不到哪里去。打草稿,就要像写作业一样工工整整的写,从左上角开始,标好题号,一行行地写,写完一题,打个框框起来,和其它题的草稿进行区分,把重要步骤的结果用圆圈圈起来。刚开始这么做,你会发现浪费了很多时间,平时课堂测验时间不足,成绩下滑,但不要灰心,你收获的将是非常良好的做题习惯,速度会越来越快,你会越来越自信,坚持一个学期两个学期,你会有质的改变。
第四、题中绝不复查,更不要做一题检查一题。选择题、填空题做完,如果分配的时间还有大量的没有用完,才可以检查,而你刚才做的工整的草稿会使你的检查非常的迅速而高效。
第五、最后如果你还剩下半个多小时,开始对付最后15分。
这些素质和习惯,说起来很容易的,但是做起来就要费一些功夫了。
六年级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二)(十一册)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百分率的应用
分数的基本性质 五年级数学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一个数乘以分数
小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设计资料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圆的认识3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少些束缚 多些自由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圆的认识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从旧知探究新知,平实而有效的数学方法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六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六年级数学教案——上学期期末数学复习计划
五年级下册《百分数》知识点归纳
循环小数(一) 教学设计资料
五年级下册《统计》知识点归纳
“因数与倍数”五年级数学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数的整除复习(一)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利息”的教学设计与设想
五年级下册《长方体(一)》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序幕”扣人心弦 “终曲”高潮迭起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五年级数学教案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小数乘法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倒数的认识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乘法分配律
五年级下册《长方体(二)》知识点归纳
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知识点归纳
三角形面积 五年级数学教案
五年级下册《分数混合运算》知识点归纳
小数的连除、除加、除减混合运算 教学设计资料
六年级数学教案——第十一册复习计划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