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级《两角和》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高中三年级《两角和》数...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高中三年级...

高中三年级《两角和》数学教案

2013-07-25 收藏

 

【小编寄语】查字典数学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中三年级《两角和》数学教案 ,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3.1.2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初步运用公式求一些角的三角函数值;

2.经历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公式的探究过程,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预习内容

1、在一般情况下sin(α+β)≠sinα+sinβ,cos(α+β)≠cosα+cosβ.

2、

已知 ,那么 ( )

A、- B、 C、 D、

3.在运用公式解题时,既要注意公式的正用,也要注意公式的反用和变式运用.如公式tan(α±β)= 可变形为:tanα±tanβ=tan(α±β)(1 tanαtanβ);

±tanαtanβ=1- ,

4、又如:asinα+bcosα= (sinαcosφ+cosαsinφ)= sin(α+φ),其中tanφ= 等,有时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_____________.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能从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和的余弦公式,以及两角和与差的正弦、正切公式,了解公式间的内在联系。

2.能应用公式解决比较简单的有关应用的问题。

学习重难点:

1. 教学重点:两角和、差正弦和正切公式的推导过程及运用;

2. 教学难点:两角和与差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的灵活运用.

二、学习过程

(一)复习式导入:大家首先回顾一下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

动手完成两角和与差正弦和正切公式.

观察认识两角和与差正弦公式的特征,并思考两角和与差正切公式.

通过什么途径可以把上面的式子化成只含有 、 的形式呢?(分式分子、分母同时除以 ,得到 .

注意:

以上我们得到两角和的正切公式,我们能否推倒出两角差的正切公式呢?

注意: .

(二)例题讲解

例1、已知 是第四象限角,求 的值.

例2、利用和(差)角公式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 ;(2)、 ;(3)、 .

例3、化简

(三)反思总结

(四)当堂检测

(A) (B)

(C) (D)

(A) (B)

(D)

(A) (B)

(C) (D)

参考答案

1、 2、C 3、A 4、 5、1 6、

课后练习与提高

1. 已知 求 的值.( )

2. 若

3、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

4、 为第二象限角,

参考答案

1. 2、 39、2 4、 5.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