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一、试卷基本特点
从今年的试卷和考生反映来看,2010年新课标全国高考数学试卷(吉林、黑龙江、宁夏卷)与2009年全国高考数学试卷(宁夏、海南卷)结构相同。选择题比去年全国二卷容易,填空题基本同去年全国二卷持平,解答题中的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比去年略难。选答题的三个题中参数方程的题比平面几何和不等式的题略难。多数学生感觉答得不顺利,所以预计今年的数学平均分要低于去年。
2010年新课标全国高考数学试卷(吉林、黑龙江、宁夏卷)有以下特点:
第一,立足教材,紧扣考纲
试卷中所有考题无一超纲。理科、文科的选择题、填空题中半数源于课本,解答题中的17题、19题也都源于课本。文、理科第17题都是考查数列内容,文科突出等差数列的基本量思想及函数观点,理科突出了累加法求通项,倍差法求和的基本方法。
第二,突出基础,强化综合
试卷考查了集合、复数、函数奇偶性、定积分、三视图、数学期望、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等概念。
第7题体现了算法与数列求和的综合,第11题体现了对数函数与一次函数、方程与不等式的综合,第13题体现了定积分与随机模拟方法的综合,第19题体现了抽样方法与独立性检验的综合。
第三,着意思维,能力立意
试卷对能力的考查全面且重点突出,特别对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要求更高。第14题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适度,第18则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过高,第13题、第19题对学生的数学据处理能力及应用意识要求恰到好处,第14题、第19题都有一定的开放度,很好的考查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第16题、第20题对学生理性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第21题的第二问则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推理与论证能力。理科第18题为: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为等腰梯形,AB//CD,AC⊥BD,垂足为H,PH是四棱锥的高,E为AD中点。(1)证明PE⊥BC;(2)若∠APB=∠ADB=60度,求直线PA与平面PEH所成角的正弦值。这道题是解答题的第2题,命题者本意不想难为学生,但实际上此题的确难住了很多学生,个中原因值得我们深思。一方面此题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有点脱离学生与教材的实际,另一方面平时训练的过分模式化也是导致学生应变能力差的原因。第21题的函数是一个指数函数与一个含有参数的二次函数的代数和,第一问给定参数的值,求单调区间,属于基本题,第二问是恒成立问题,求参数的取值范围,与2006、2008年导数题的第二问类似,对推理论证能力有较高要求,有一定难度,想得满分也不容易。
第四,体现课改,注重创新
对教材新增内容的考查全面,且难易适度,既体现了基础知识的与时俱进又有利于中学数学教学,对算法、三视图、抽样方法与独立性检验、几何概率与定积分概念均考查到位,试卷中共有3道小题、2道大题考查新课程内容,共计37分。第14题、第19题开放式的设问是一种创新,第18题、第21题的背景新也是一种创新。理科第14题考的是三视图,原题为:正视图为一个三角形的几何体可以是 (写出三种)难度适中,有一定创新性。文、理科的19题考查了抽样方法与独立性检验的初步应用。原题为:为调查某地区老年人是否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该地区调查了500位老人,结果如下:
(1)估计该地区老年人中,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的老年人的比例;
(2)能否有99%的把握认为该地区的老年人是否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与性别有关?
(3)根据(2)的结论,能否提出更好的调查方法来估计该地区的老年人中,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的老年人的比例?说明理由。(卡方表略)
本题是必修三与选修2―3的结合,(1)、(2)问只要系统复习就没有问题,第(3)问则需要对课本中各种抽样方法熟练掌握,才能答好。通过这道题,命题人向我们诠释了考纲对新课程对统计的要求。 三道选答题,分别是平面几何,参数方程以及绝对值不等式,平面几何、绝对值不等式相当于平时训练题的水平,学生比较容易上手,参数方程的第二问考查求轨迹,则有一定难度,学生选此题不易得满分。因此,合理的选择也是对学生能力的检验。
纵观今年高考教学试题,它紧扣数学科考试大纲,强调基础与能力并重、继承与创新并举,实现了从旧课程高考数学卷向新课程高考数学卷的平稳过渡。为新课程的教学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不足之处是:可能是命题者对新课程的教材及学习新课程的学生了解不够,导致解答题第2题对立体几何的要求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不符,从而影响了多数考生的发挥。
二、对今后教学和复习的启示
2010年高考数学题对今后数学教学和复习的启示为:注重回归课本、扎实基础,努力提高学生的能力,既要引导学生掌握好新教材中的新内容,又要引导学生掌握好旧的内容,在教学中要体现过程教学,精选习题,有效训练。倡导理性思维,强化探究能力的培养是高中数学教与学的大势所趋,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才施教,突出复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则是取得考试成功的良方。
2016北师大版必修3高中数学第三章《概率》ppt整合课件
2016-2017学年北师大版必修2高中数学2.1.4《两条直线的交点》ppt课件
2016-2017学年北师大版必修2高中数学1.5.2《平行关系的性质》ppt课件
2016-2017学年北师大版必修2高中数学第2章《圆与圆的方程及综合应用》习题课件
2016-2017学年北师大版必修2高中数学1.6.1《垂直关系的判定》ppt课件
2016-2017学年北师大版必修2高中数学1.7.2《柱、锥、台的体积》ppt课件
2016北师大版必修3高中数学第一章《统计》ppt整合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3高中数学1.6《用样本估计总体》课件 教案 学案打包下载(12份)
2016北师大版必修3高中数学第二章《算法初步》ppt整合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3高中数学2.1《算法的基本思想》课件 教案 学案打包下载(8份)
2016-2017学年北师大版必修2高中数学1.6.2《垂直关系的性质》ppt课件
2016-2017学年北师大版必修2高中数学1.7.3《球》ppt课件
2016-2017学年北师大版必修2高中数学1.5.1《平行关系的判定》ppt课件
2016-2017学年北师大版必修2高中数学1.1.2《简单多面体》ppt课件
2016-2017学年北师大版必修2高中数学1.7.1《柱、锥、台的侧面展开与面积》ppt课件
2016北师大版必修3高中数学2.3.1《条件语句》ppt课件
2016-2017学年北师大版必修2高中数学1.4.2《等角定理与异面直线所成的角》ppt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3高中数学2.4《几种基本语句》课件 教案 学案打包下载(11份)
2016-2017学年北师大版必修2高中数学1.4.1《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ppt课件
2016-2017学年北师大版必修2高中数学2.1.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ppt课件
2016-2017学年北师大版必修2高中数学2.1.2.1《直线方程的点斜式》ppt课件
2016北师大版必修3高中数学3.2.1-3.2.2《古典概型的特征和概率计算公式、建立概率模型》ppt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3高中数学1.5《数据的数字特征》课件 教案 学案打包下载(3份)
北师大版必修3高中数学1.3《抽样方法》课件 教案 学案打包下载(5份)
2016北师大版必修3高中数学2.3.2《循环语句》ppt课件
2016北师大版必修3高中数学3.2.3《互斥事件》ppt课件
2016-2017学年北师大版必修2高中数学1.3《三视图》ppt课件
2016-2017学年北师大版必修2高中数学1.2《直观图》ppt课件
2016-2017学年北师大版必修2高中数学1.1.1《简单旋转体》ppt课件
2016-2017学年北师大版必修2高中数学第1章《平行关系、垂直关系及简单几何体的几何度量》习题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