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近几年江苏高考数学试题中,正在形成强调将数学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趋势,07年气象站天气预报的正确性问题,08年铺设排污管道最优化问题,09年买卖商品满意度问题。这个趋势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应用问题考查加大力度,连续多年考大题,形成江苏特色;二是由简单的直接应用向实际问题数学化转化,贴近生活,并且阅读量逐步增加,09年的考题字数达到360多字。下面与同学们谈谈临考前复习应用性问题的注意点:
一、掌握求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读懂题目,应包括对题意的整体理解和局部理解,以及分析关系、领悟实质。
2、建立数学模型,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从各种关系中找出最关键的数量关系,将这些关系用有关的量及数字、符号表示出来。
3、求解数学模型,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选择合适的方法,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求出数学问题的解。
4、检验,既要检验所得结果是否适合数学模型,又要评判所得结果是否符合实际问题的要求。
二、注意具体的建模分析法:
1、关系分析法:即通过寻找关键词和关键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方法来建立问题的数学模型的方法。
2、列表分析法:对于数据较多,较复杂的应用性问题通过列表的方式探索问题的数学模型的方法。
3、图象分析法:通过图象中的数量关系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
三、求解数学应用题必须突破三关:
第一关,事理关。明白问题说了什么事,学会数学应用的建模分析。
第二关,文理关。阅读理解关,一般数学应用题的文字阅读时事刊物较大,通过审题找出关键词和句,并理解其意义。
第三关,数理关。用恰当的数学方法去解数学模型。
上述“三关”的突破口在于阅读与转译。建议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划分题目的层次。鉴于应用题题目篇幅长,信息容量大,阅读时有必要划分段落层次,弄清每一层次独立的含义和相互间的关系;第二、领悟关键词语。题目中难免出现一些专业术语或新名词,有的词语采用即时定义来解释,认真阅读,认真领会即时定义的内涵和外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第三、弄清题图联系。认真阅读题目,弄清题目条件与图形元素间的对应关系,也是审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第四、重视条件转译。将题设材料呈现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准确的条件转译是解应用题分析联想转化的关键步骤。
初中数学几何常见辅助线作法歌诀
初三数学下册期中复习资料之反比例函数
九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备考知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012年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表格式教案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三视图》知识点梳理
初三数学第27章第一节知识点整理
初一学习方法指导:如何高效利用数学笔记
教案:7.2.2三角形的外角
教案:平方根课堂练习(word 版)
初三下册数学期中考知识之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初三下册数学期中备考要点圆周角
精编初三数学《解直角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初三下册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待定系数法
初一数学重要概念:统计
初一数学学科学习方法指导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经典试题
初中高中数学学习对比
名师指点初一数学: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
初一上册数学教案: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初一数学教案:单项式乘多项式
进入初一系列:怎样学好初中数学?
数学学习方法:浅议初中生数学学习差的原因
七年级历史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测试题
初三年级数学期中复习知识圆的切线方程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第28章知识点总结第一节
初一必读:从初一打好基础 中考考上四中、人大附
消除学习数学的各种障碍,提高数学成绩的方法
初三下册数学期中复习资料之反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
初一数学学习有方法 不断总结才能提高
精编初三《相似三角形》知识点总结数学篇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