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武钢三中数学教研组长 詹立波
与2009年相比,湖北省2010年高考数学科的《补充说明》几乎一字不动,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形式、试卷结构、难易程度等方面保持不变。和往年一样,试卷分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填空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
近几年来,数学科目的变动都不大,只是越来越注重考查数学知识的应用性。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考查仍是重点,中低档题会占七成以上。但在内容上会有创新,使课改标准在数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要求上得以彰显。如去年高考中第十题在今年的补充说明中出现:古希腊人常用小石子在沙滩上摆成各种形状来研究数,1、3、6、10……由于这些数能够表示成三角形;类似的,1、4、9、16……这样的数为正方形数,下列数中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是……这道题给出了特定的模型,要求考生在理解模型的基础上,再转化成数学知识,然后才能做题。类似这样考查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的题型会越来越多。
离高考还有五个月,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回归课本。这句话不能留于形式,一定要将课本中的每个知识点梳理一遍,形成知识网络,争取做到见过的题是哪一章的知识、包含的是哪一个知识点心中有数。尤其是平时不常见的知识点,例如:正态分布、线性回归等等;即使是阅读材料中的内容也要有所了解,例如:数列中的储蓄的单利、复利问题,概率中的抽签公平性问题等等。
2.熟悉课本中出现过的题目。对于课本中出现过的题目尤其是每章课后的复习参考题一定要能快速解答,学会对所学知识查漏补缺,平时要养成收集的习惯,将不常见的知识收集成册,时时温习,例如:概率中的挡板弹珠的问题等等。
3.关注重点知识模块的结合点。例如函数与导数、方程、不等式、数列,这些重点板块知识具有天然的联系,也是命题的青睐之处,考生要综合分析试题,培养解综合题的能力。同时注意总结解题规律和方法,对一些具体解题技巧要做到心中有数。我省考题注重对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在后阶段复习中,考生需要及时总结重点题型、常见的解题方法,要见题想起方法,便于解题流畅和迅速。
4.强化训练。通过一定量的套题训练保持良好的解题手感,提高解题速度,同时强化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训练过程中要养成良好的考试应对策略,重视选择、填空以及前三个解答题得分状况,在保证基础分的前提下,对后三个解答题要尽量多得分,对于部分成绩较不理想的同学,一定要养成做后两题的第一问的习惯。
5.重视小题训练。通过规定时间完成15道小题来强化解小题的速度。不断训练学会一些解小题的基本技巧。例如:排除法、估算法、取值法、验证法等等,只有平时常用这些方法高考中才敢利用这些方法。
6.关注近年高考中没考查的知识。例如:解三角形问题、立几中的传统解法、解几中的椭圆问题等等。
7.要注意应用能力的培养。
各类应用题都要了解,学会分析语言环境并能用数学式子表达出来。
8.调整心态。树立学得好数学、考得好数学的心态,即使偶尔几次考试失败也要迅速调整心态迎接下次考试。平时训练中不妨把数学总分看作140,容许自己考试中有不会作的试题,不骄不躁地做每一套试卷。(记者 王华芬整理)
中考数学答题技巧:中考数学解答题题型特点
高考数学题型总结之选择题命题特点
高考数学题型分析之数列题型解题方法
中考数学答题技巧:中考数学考前复习顺序
2014年高考数学题型精讲:排列组合篇
高考数学题型归纳:立体几何
高考数学不等式各题型备考策略
高考数学数列的题型及解题方法
高考数学题型总结之导数题型分析及解题方法
高考数学题型精讲:填空题解题策略
高考数学知识点汇总—直线系的问题
高考数学常考的几种题型
高考数学各题型备考策略:导数
高考数学题型精讲:选择题讲解
高考数学题型总结:不等式题型及解题方法
高考数学题型分析:导数应用篇
高考数学题型归纳:轨迹方程的求解
关于圆的弦长公式的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考数学题型总结之函数常见考点
高考数学题型归纳: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高考数学题型精讲:排列组合问题讲解
2015届高三数学上第一次月考试题(理附答案)
高考数学题型总结之数列
2014高考数学题型分析—解答题
高考数学公式大集合
高考数学数列各题型备考策略
高考数学题型归纳:数列的题型及解题方法
2014年高考数学题型之数列问题篇
高考数学题型总结之反函数考点
高考数学题型精讲:几种解题方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