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北京新东方学校中学部
高中数学教研组
(一)试题评析
2009年北京卷数学试题贯彻了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助于高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原则,继续深化考试的改革,做到了融知识、能力与素质考查于一体,重在检测考生综合文化素质和检测考生“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潜能”,试题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数学试题总体显得比较平和
今年的数学试题在题型、题量、分值、知识分布与覆盖上保持了稳定,选择题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填空题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解答题6个共80分.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涵盖了高中数学的主要内容.
今年高考(论坛)数学试题注重对中学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知识主干内容的考查.中学数学中支撑学科知识体系或知识主干内容:函数、不等式、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概率仍是2009年数学高考题的重点考查内容.考查过程中对基础知识的要求比较严格.试题没有考查单纯背诵、记忆的内容,而是站在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和应用的角度去考查掌握情况,而且给学生答题留下了比较大有的选择的空间.试题中考查的知识结构合理,与去年相比,与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规定的比例基本相当,突出考查了数学学科体系的知识主干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在试卷中的突出位置. 2. 试题稳中增加了探究意识和数学思想的考查,为2010年新课改高考数学命题提出崭新的命题空间和思路.
(二)对2010年新课标高考数学教学的启示
1.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复习要在形成知识体系上下功夫
切实掌握数学知识是顺利解答问题的基础,在教学和复习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的不断深化,新知识应及时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特别要注意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逐步形成的扩展知识结构系统,使学生能在大脑记忆系统中构建“数学认知结构”,形成一个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有机体系.这样在解题时,能由题目提供信息的启示,从记忆系统里检索出有关信息进行给合,寻找解题途径,能选取出与题目的信息构成最佳组合的信息者,可优化解题过程.
2.能力培养要落到实处
要“加强能力培养”已众所周知,近年来高考的情况表明,中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并不尽人意,特别是试题的能力要求稍高,便有不少考生不能适应,这值得我们深思,在能力培养的实际操作上需要怎样改进?数学能力可以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自发地形成和发展,但是如果能自觉地加强培养,则可以大大加速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重要的是有意识地把数学教学过程施行为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解题教学要让学生思维得以充分的暴露,教师能沿着学生的思维轨迹因势利导,克服盲目性,提高自觉性.解题之后要注意反思,总结出是怎样发挥数学能力的效应来指导解题的.研究数学问题解题过程中的不同思维层次,是提高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要不断总结经验,使能力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苏教版四三年级数学——第十单元:第1课时 认识整万数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学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第十单元 第8课时 补充练习(解决问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复习:选择题
2016届第二学期高一数学教学计划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统计的问题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在游戏中学习 在体验中追思——“公平性”教学简介与评析
解析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表针追及问题分析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第十单元 单元评价
2016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数与代数
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小数乘除法典型题
2016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初三下册数学第一章知识点:第2节锐角三角函数公式(浙教版)
2016年高一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模板
2016高一必修二数学第一单元重点: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八年级下数学数据的离散程度同步训练题(华师大版含答案)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2016)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第三章测试题(有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第十单元:第2课时 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
浙教版初三下册数学第一章知识点:第1节锐角三角函数
2016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练习(带答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简易方程知识点
2016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考前练习)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第十单元: 第5课时 认识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1)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租船问题”教学反思
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二章检测题(附答案)
浙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第二章知识点:第1节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第十单元 第9课时 数学质量分析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第十单元: 第4课时 认识整亿数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了解我们自己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