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点评教师:哈师大附中高三数学备课组组长刘洁
2008年全国高考(Q吧)数学试题(黑龙江卷)与2007年全国高考数学试题(黑龙江卷)结构相同:单选题12道,每小题5分;填空题4道,每小题5分;解答题6道,共70分。试题主要内容分布在函数、数列、不等式、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统计等主干知识上。考生反映试题梯度较为合理,容易入手,但要得高分却有一定难度,计算量与去年试题类似,多数考生认为个别题目较新颖,有一定难度。尤其是概率题的出题方式与往年不同,在各地的模拟试题中没有出现过。据考生反映,今年的数学试题有如下特点:
一、题目梯度合理,有利于考生发挥,难度稳中有变。三种题型梯度合理,选择填空比较容易,计算量不大。选择题突出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都是平时训练的知识点,没有创新问题。填空题16题,形式比较新颖,但背景朴实,载体较浅。解答题设计稳中有变,三角、立体起点较低,相当于平时模拟题的中档题,不偏不怪,概率题较新颖,数列问题为常规题型。难度与去年类似,最后两题对考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提出较高要求,有很好的区分作用。这套题要取得高分绝非易事。
二、注重考查基础、突出主干,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注重理性思维的考查。今年的数学试题仍旧强调基础与能力并重,知识与能力并举。突出考查了思维、运算、空间想象等几方面的能力。要求学生有较好的心理素质。考题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限定在考纲范围以内,突出考查了函数(包括三角函数与导数)、数列、不等式、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统计等高中数学重点内容,体现了重点内容重点考查的原则,并加大了对新增内容的考查力度,侧重考查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检测考生理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进一步学习的潜能。17题是对三角公式以及正弦定理的考查,较为平和,思路清晰,容易入手;19题立体几何的考查文理相同,延续了一题两法的特色,但对于文科考生较难。命题者注意到了在知识网络交汇处设计试题。例如理科21题,文科22题是向量与解析的综合。不仅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多个知识点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能综合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而且还要有较强的运算能力。着重检测考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对概率的考查,文科(19题)较常规,理科较新颖,着重考查了学生提炼数学模型、应用数学的能力,是本套题的一个亮点。
纵观今年高考数学试题,主要特点是加强对“三基”的考查,突出理性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的考查。大力提高学生思维、运算、空间想象、实践等方面的能力。教学中重视过程教学,精选习题,提高效率,倡导理性思维,强化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是高中数学教学的大势所趋。
二年级下册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2018~2019年度 第二学期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二)》数学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数学教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老师期末工作总结
五年级下册数学集体备课计划2018~2019年度 第二学期
听课心得 观看顾志能老师《三位数乘两位数练习》反思
一年级数学老师上学期教学总结心得
观课反思 看张齐华老师的《认识分数》有感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1克和千克》数学教案
一年级数学备课组计划2018~2019年度 第二学期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2018-2019年度第二学期)
附小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我向往的课堂----听吴正宪老师的课心得体会
观课心得 “图形中的规律”研究学习心得体会
六年级数学老师述职 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末个人工作总结
小学三年级数学最新优秀评价方案描述
2018-2019上学期小学六年级数学老师工作总结述职汇报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数学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一)》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最大公约数》数学教案
五年级“图形中的规律”研究学习听后感悟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分享课教学设计
让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然——读《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后感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数学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数学教案
2018—2019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数学 备课组工作计划
倾听前行的声音--小学数学老师讲述自己的年度故事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