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数学:分层次复习,考试不“算分”
点评人:汤向明 泉州一中2008届高三数学备课组组长
数学,不管对哪个层次的考生来说,最后50天里基础都是同样重要的。建议考生结合三次质检的情况,对得分点、失分点做个总结。找出集中错误,回归课本再重新看知识原理,适当加强相应的练习。总的来说,在紧跟老师步伐的同时,考生最好抽时间把所有知识理出纲要或者把总复习资料再理一遍;每周保持一定练习,做1~2套试卷,在考前最好达到看到题目就知道考哪部分内容的程度,做到知识脉络和框架了然于胸。
同时,考生也很有必要在认识自己水平的基础上,实行分层次复习。程度较好,想冲高分的学生,再加强基础练习,提高命中率的前提下,可适当找一些难题、新颖题型练手。
程度中等的学生,最后50天里,抓基础就是抓高考(Q吧)。高考数学150分里,基础分占到120分左右,包括填空、选择、大题前三题,大题后三题难度比较大,但设问的第一问相对容易。中等及中等以下的学生主要的夺分点就在这几部分。对这些学生来说,心态上要懂得舍弃,分清哪些是自己可得的,哪些是不可得的。做题宁可稳一点、慢一点,哪怕舍弃最后两道难题、只要基础部分的题做好,数学上100分是没有问题的。
做题注意解题规范、避免不必要失分,做填空题、解答题时要注意计算准确、表述清楚、书写规范,避免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比如,解应用题时,设的未知量代表什么要有适当说明,不能单给个式子;做题步骤要详细写出,不要随意跳步。另外,书写过程中,等号、不等号、特殊点的书写也不可漏,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对于最后两道难度较大的题,第一问做不出来没关系,不要放空,可在承认第一问、第二问成立的基础上,继续做下一问,说不定会有意外收获。
[责任编辑:moninfu]
2.5.2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的教学案例与评析|人教课标版
1.6.8 10的认识
1.6.1 6和7的认识
1.3.8 0的认识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案
2.8.2 找规律填数|人教课标版
1.3.6 5以内的加法
“排一排”的教学设计
1.3.1 1~5的认识
1.4.1 认识立体图形|人教课标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1.3.4 5以内数的组成
1.4.2 认识平面图形
1.2.2 比长短
1.1.1 数一数
1.6.7 快乐的大森林
北师大第一册数学教案
1.6.5 8的组成
1.4.1 认识立体图形
1.6.3 用数学
1.6.15 整理和复习|人教课标
1.1.1 《数一数》教学案例与反思|人教课标版
1.6.16 数学乐园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案
1.3.5 加法
1.5.2 分类(二)
1.2.1 比多少
1.3.7 5以内的减法
1.3.4 5以内数的组成|人教课标版
六年制数学第一册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