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前天是高考首日,近50万名考生报名参加了2011年江苏省高考。第一天的主考科目--高考的两个重头戏之一就是数学。考完第一天后,从不少走出考场的考生反馈信息来看,今年的数学考卷并没有像去年那样,难得让人无法下笔以至于很大一部分学生反面几乎没做,反而真的很出乎意料,今年数学基本都是基础和中档题,几乎没遇到多少难题,还挺简单的。昨天下午,笔者在江苏某中学考点外遇到了刚走出考场的考生,她还说道:今年的数学题几乎全都是一些平时经常遇到的常规题,偏题、怪题以及超高难度题在今天高考数学卷中基本上没有遇到。
纵观整张试卷,我们会发现它呈现出以下几点:
一、注重基础知识考核
试卷内容整体上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非常贴近中学的基础教学,坚持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一些简单数学思想的考查。
在保持试题稳定的基础上,命题专家组又对其进行了适度的改革。去年江苏数学试卷号称史上最难,网上某网友曾在贴中哀声说道:他(出卷人),如屠夫一般,血腥的屠杀了高考战场上的勇士。他,让所有的学子明白了什么叫自不量力。他,让更多人明白回家种田才是王道当然贴中言论有所偏激和夸大,但无可否认,去年江苏的高考数学卷难度系数确实很大。而今年的总体难度较之去年的确降低了不少,这与南通新东方老师高考冲刺班上的预测是几乎一致的。从考后学生家长的主动反馈的信息中我们得知,参加了今年高考数学强化冲刺班的同学们在看到考题之后都表示此份试卷难度适应,答题时颇有感觉。
试卷难易适当,基础题大约占了120分的比例,中档题和高难题比例以及分布也较合理。整套试卷呈现出先易后难的模式。填空题前11题以及解答题的前三道题(第一题是三角函数题,第二题是立体几何图形题,第三题是应用题)难度较之去年的高考试卷都相对简单。
二、突出能力考核、注重交叉渗透
整份试卷突出强调考生应加强应用意识,并在题目的字里行间体现出了与现实的联系。如考卷第17题考查的是一个设计一个包装盒的实际问题,重点考查考生对现实问题的数学理解,以及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且通过对数学模型的建立和解答来最终回答实际问题的过程。
今年试题淡化了一些特殊的解题技巧,全面考查数学解题的通性和通法,体现了以知识为载体,以方法为依托,以能力考查为目的的高考命题要求。基础题大约占120分,而且许多题目在南通新东方高考数学冲刺班中重点讲评过的近三年高考真题中都遇到过类似原型,所以答起来颇为轻松,特别是今年考卷的第16题同2008年江苏考卷的16题几乎雷同,只是几个已知条件进行了更改,问题的题面和解法几乎完全相同。今年考卷的最后两个大题分别是函数综合题和数列题,看似较难,但其解法也同2008-2010三年高考卷的大题解法几乎相同,如可借鉴南通新东方辅导班讲评中提到的方法来解题那么即可较轻松地完成最后两大题。基础题虽然难度值不高,但是要想提升得分率也并非易事。试卷的题型有其新颖性和灵活性,并且还有很多的陷阱题,所以需要在平时的复习中实现会做而不得分到既会做又得分的飞跃。
今年试题还突出考查了学科的主干知识。命题侧重于从学科整体意义的高度考虑问题,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衔接、交叉、渗透以及综合,检验考生能否形成一个有序的网络化知识体系并对一些重点和难点的知识点融会贯通。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高考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考前复习推荐
大家都在看
2.5.1 《人民币的认识》教案|人教课标版
1.2.3 长短 高矮
1.1.1 数一数
1.9.1 9加几|人教课标
1.7.1 11~20各数的认识|人教课标
小学一年级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1.3.1 1~5的认识
2.8.1 《找规律》(图形)|人教课标版
1.6.16 数学乐园
1.5.1 分类(一)
2.5.2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的教学案例与评析|人教课标版
1.4.2 认识平面图形
1.2.1 比多少
北师大第一册数学教案
1.3.5 加法
“排一排”的教学设计
1.3.1 1~5的认识|人教课标版
1.6.10 填未知加数|人教课标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案
1.6.4 8和9的认识
1.6.3 用数学
1.5.2 分类(二)
认识人民币|人教课标版
比大小|人教课标版
1.6.15 整理和复习|人教课标
1.3.4 5以内数的组成
1.8.3 认识钟表|人教课标
1.6.8 10的认识
六年制数学第一册教案
1.6.9 10的加减法|人教新课标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