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题目简单要确保得分,遇到难题要学会放弃
数学:掌握策略稳扎稳打
文卫星(上海市七宝中学)
数学是三门主科中波动最大、最能拉开差距的学科,考生应给予格外重视。以下一些考试策略或许会对大家有些帮助。
妙用数学思想
数学客观题有60分,它的特点是只要答案,不要过程,有人戏称为不讲理的题,正因为不要写出道理,就要讲究解题策略,而不必每题都当解答题去解。考生可以动用三大法宝:排除法、特殊值法、数形结合法。
如已知|a|1,|b|1,|c|1,则ab+bc+ca与-1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用特殊值法,取a=b=c=0,立得ab+bc+ca-1。若把它当成解答题来解,有些学生可能不会做,或者即使会做也要浪费好多时间。
力求最简解法
有的问题有简捷的解法,但有些学生往往拿到题目后不认真思考,随便想到一种方法就解,结果要么是繁得做不下去,要么解题过程中出现运算错误,即使勉强解出结果,却用了大量时间。
因此,考生拿到题目不要急于落笔,先找出比较简单的方法再解题,既能准确算对,又能节省时间,否则会陷于欲进不能、欲罢不忍的尴尬状态。由繁变简,关键在于不墨守成规。改变一下思维方式,可以使问题的解答变得异常简单。
有了想法就写
解数学综合题不能指望把问题从前到后一步步看透后再动手解题,这样常会坐失良机。由于题目综合性较强,有时要且战且走、摸着石头过河,有了想法就写出来,慢慢向结论靠近,能靠多近就靠多近。高考是分步计分,多写一步可能多得些分。
审题务必仔细
每次考试以后,总有学生捶胸顿足,后悔莫及,因审题失误丢了不少分。准确审题是解题的第一关。有些考生认为客观题简单,或是看错题,或是不注意题目的附加条件,如角、参数的取值范围,或是虽然做出准确答案,但没有按要求填写等。
较长或较难懂的题目有时要读两到三遍,边读边思考,可在关键的地方划线,以提醒自己注意。题目本身是怎样解这道题的信息源,所以审题一定要逐字逐句看清楚,力求从语法结构、逻辑关系、数学含义等各方面真正看清题意。解题实践表明,条件预示可知并启发解题手段,结论预告需知并诱导解题方向。凡是题目未明显写出的,一定是隐蔽给予的,只有细致的审题才能从题目本身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这一步不要怕慢。
掌握答题规律
有些考生书写没条理,卷面涂改太多,阅卷老师甚至找不到答案在哪里,这样就很容易被错判。有些考生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就把已作答的内容划掉,其实还有得分点,这是很可惜的。有些考生解答题不写出关键步骤,或分类讨论最后不总结,虽然答案对了,但没踩到得分点,仍会被扣分。
有时前面的结论对后面的解法有提示或暗示作用,考生要抓住这样的机会。在解答题中,后一题有时要用到前一题的结论,这时考生即使前一题不会做,也可以把它作已知,先做后一题。
遇到困难的问题,一个聪明做法是将它们分解为一个个小问题,先解决问题的一部分,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尚未成功不等于失败。特别是那些解题层次明显的题目,每进行一步都可能得分,这叫大题拿小分。
中低档题是大多数学生的主要得分点,考试时的主要精力要用在这些题上。那些难题对不少考生来说,即使带回家也不一定做得出,因此要学会放弃,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2015年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指导:运算定律公式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整理:性质和规律
2015小升初数学知识点:简易方程
小升初数学考点:分数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归纳:面积单位
小升初数学分数四则运算知识点总结
2015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数和数的运算
2015小升初数学四则运算考点
2015年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四则运算考点归纳
小升初数学考点:立体图形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整理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整除的性质
小升初数学面积单位知识点
小升初考试数学知识点积累:运算定律
2015小升初数学知识点:鸡兔同笼问题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总结:体积和表面积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整理:方程、代数与等式
2015年小升初数学知识点:运算定律公式
2015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体积和表面积公式总结
2016年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总结:统计图的考点
2015小升初数学知识点:置换问题
2015年小升初数学运算定律公式总结
2015小升初数学知识点:算术规律
15年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数量关系计算公式
小升初考试数学知识点:整数和小数的应用
2015小升初数学考点:小数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整理:整除的性质
小升初数学考试整数四则运算知识点
2015小升初数学小数除法知识点
2015小升初数学约数与倍数知识点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