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2011安徽高考数学卷特约名师点评
2011年是安徽省进入新课程改革高考的的第三年,处在由大纲高考到新课标高考的过渡的后期,今年的数学试题明显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稳定与创新并存。
今年安徽省高考数学卷较稳定,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题型结构稳定,两年来一直是10道选择、5道填空、6道解答的结构,而且与课改前的试卷大致相当;二是赋分设计稳定,选择、填空题仍是每题5分,解答题共75分;三是考查的内容稳定,注重考查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和解三角形,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数列,统计与概率等。
虽然平稳是主流,但在问题的情境和设计形式上也不缺创新的亮点。一是大题顺序有所调整,前几年的高考数学卷解答题顺序基本稳定,即三角、概率、立体几何、函数、解几、数列。而11年文科的大题顺序是:三角,解几,函数,立几,统计,数列;理科则是函数,立几,数列,不等式证明,概率,解几。二是问题设置形式有所创新,如文21,理18将数列题和三角函数结合,文18突破以往的解析几何考查模式,考查直线相交和交点的有关问题,等等。这样形式比较出乎学生的意料,能较真实的检测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二、尊重科类差异,实施人文关怀
今年文理科数学试卷的差异明显,主要体现在:
一是相同试题和姊妹题比重小,文理相同的试题分值为40分,比率分别为28%,至于姊妹题,只有10分左右;二是文理考查的程度和思维类型显著不同,文科偏重于计算的条理性,大都是基础知识,通性通法,而理科侧重于运算的严谨性,在通法的基础上对抽象思维要求更高些.如文第18题要求学生自己对照图表在已知公式的情况下完成回归方程的求解,并学会预测,显得实际化;而理第19题是两小问不等式证明,显得抽象化,数学化。这些差异说明了新高考下的试题的确是紧扣考纲的,也是紧承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更是在充分了解中学数学教学实际的情况下的尊重现实,这对于树立文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是很重要的,也是对理科学生的一种思维促进,更是对不同科类学生的人文关怀。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模板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折纸》教学反思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数学随堂练习:乘法公式
精选四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折纸》说课设计
16-17年高三第一轮数学复习教学计划
高二数学必备公式:扇形弧长及面积
人教A版高二数学随机抽样教学计划:第二章
人教版高二数学必修三第二章统计单元练习题2016
最新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辅导资料《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高二数学必修三公式总结: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
高二数学解题技巧:关注数学的解题过程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摸球游戏》片段赏析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折纸》教学反思
人教A版高二数学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教学计划:第二章
2016年高三数学上册第一轮教学复习计划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折纸》教学反思
2016年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数学《点阵中的规律》教案
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书模板
高二数学必修三公式总结: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数学《点阵中的规律》教学实录
湘教版高二数学必修三第二单元知识点:幂函数
高二数学解题技巧:数学归纳法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数学随堂练习:幂的运算
湘教版高二数学必修三第二单元同步练习题:幂函数
高二数学必备公式:体积计算公式
北大师版初三上册数学第二章知识点(汇总)
湘教版高二数学必修三第二单元同步练习题:指数函数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点阵中的规律》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