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高中数学函数知识点总结
(1)高中函数公式的变量:因变量,自变量。
在用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通常用水平方向的数轴上的点自变量,用竖直方向的数轴上的点表示因变量。
(2)一次函数:①若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为常数,不等于0)的形式,则称是的一次函数。②当=0时,称是的正比例函数。
(3)高中函数的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①把一个函数的自变量与对应的因变量的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在直角坐标系内描出它的对应点,所有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叫做该函数的图象。
②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③在一次函数中,当0,O,则经2、3、4象限;当0,0时,则经1、2、4象限;当0,0时,则经1、3、4象限;当0,0时,则经1、2、3象限。
④当0时,的值随值的增大而增大,当0时,的值随值的增大而减少。
(4)高中函数的二次函数:
①一般式:,对称轴是
顶点是;
②顶点式:,对称轴是顶点是;
③交点式:,其中,是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
(5)高中函数的二次函数的性质
①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②时,在对称轴左侧,值随值的增大而减少;在对称轴右侧;的值随值的增大而增大。当时,取得最小值
③时,在对称轴左侧,值随值的增大而增大;在对称轴右侧;的值随值的增大而减少。当时,取得最大值
9高中函数的图形的对称
(1)轴对称图形:①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②轴对称图形上关于对称轴对称的两点确定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2)中心对称图形:①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某个点旋转180度,如果旋转前后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他的对称中心。②中心对称图形上的每一对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都被对称中心平分。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第二课时《三位数的读、写法》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密铺》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解方程(一)》数学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总复习》教学设计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数学备课组教学总结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混合运算》教案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 精彩的教学活动从预习开始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方程》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栽蒜苗(二)》数学教案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师个人教学总结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栽蒜苗(一)》数学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第七单元第八课时《整百、整千的加减法(2)》数学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混合运算》教案
2018--2019学年五数下册教师个人教学总结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二)》数学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第三课时《三位数的大小比较》教案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数学个人教学工作小结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千以内的数的认识》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三)》数学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第五课时《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推理》教案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五数备课组教学总结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时《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千克、克的认识》教案
2018——2019学年二年级数学下册备课组教学总结
新人教版二年级第七单元第七课时《整百、整千的加减法(1)》数学教案
2018--2019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师个人教学总结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