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一模数学解析:高考新增考点要重视_考前复习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北京市一模数学解析:高...
首页>学习园地>考前复习>北京市一模...

北京市一模数学解析:高考新增考点要重视

2016-10-25 收藏

上周,北京各区的一模已经结束,一模是高考前的一次与高考仿真度最高的一次考试,它的意义绝对不是仅仅测试一下自己的分数,更是一次从中发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的一次练兵机会。所以,对一模试卷的总结、分析和反思尤为重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查漏补缺。

总结一句话,就是:通过一模试卷要找到自己下一步复习的侧重点和整合点。

先说侧重点。一模过后就不能泛泛地复习了,跟上学校复习步伐的同时,要向自己的薄弱环节侧重。

对于成绩在120分一下的同学,试卷中80%的中档及其以下的题目应该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把重心应该放在两个方面上:确保前14题的准确率以及40分钟以内完成;15-18题、19题和20题的第一问基本不丢分。

对于前14道小题,可以采用双基小测的训练方法,每天找40分钟的空余时间,做前14道小题,一定要卡时间。做完后,核对答案,改错,分析错误原因。一直坚持到6月6号,到时候你坐在高考考场里就会比其他人有更好的做题感觉。

对于大题,应该针对自己易错的那道题集中突破。比如,海淀一模那道立体几何题的第二问,求线面所成角,比较合适的方法是采用空间向量法,很多同学方法也会,思路也很正确,但就是因为一个点的坐标写错了,从而导致这一问拿不到分数。有的同学一遇到空间向量就会写错坐标,那么你就可以集中一个晚自习的时间,找10道立体几何的大题集中训练一下,效果就会好很多。其他的易错题解决方法类似。

对于成绩在120分以上的同学,基础应该比较扎实,所以把重点可以 稍微 转向第8题第14题和第19、20题。第8题和第14题出新概念题的可能性比较大,当场给你一个没学过的新概念新定义,当场理解并运用,所以这些同学可以找一些历年高考真题中的新概念题目集中训练一下,这些题基本没有什么规律性可言,考察的是思维的快速转换能力。第19、20题考函数导数、数列、解析几何的可能性最大,大家可以总结一下这些题的通用解法,比如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同时求某个字母取值范围的题等。

再说整合点。一模过后,应该尽量让自己每个模块的知识不再零散,要归纳总结,尤其是重点章节和热门题型。比如,这次一模,有几个区考到了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那么大家就应该总结一下这种题的常见解法了,即:变量可分离型和变量不可分离型。考前者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前者可以转化为最值问题,这也是这次一模中考到的。后者通过图像来处理。如果考频比较高的题型能够做到总结到位,那么在高考中,你就会比别人有更大的把握和胜算。

除此以外,对于一模中出现的新增考点要重视。尤其是三视图和算法框图,几乎每个区都考了,这两个知识点也需要集中突破一下,这次海淀一模那道计算左视图面积的题很多考生因为没搞清楚三棱柱左视图中横着的那条线在俯视图中到底是三角形的边长还是高,从而出错。

总之,一模过后需要总结好的经验,吸取坏的教训。行百里者半九十,坚持就是胜利!(赵从朴)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