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实践证明,在数学复习冲刺阶段,如果学生只是一味地做试卷,而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试卷,那是很难让学生在高考中考出理想成绩的。那么怎样进行高考数学的冲刺复习,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考生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高三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提出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学习状态有四个层次
根据笔者长期的教学与观察发现,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状态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概念清、原理透、方法熟、思想通。
所谓概念清,就是清楚高中课程中的每一个数学概念,明确每一个数学对象的组成要素,并能运用它们进行思维判断;所谓原理透,就是对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公理、定理、公式与法则理解透彻,并能运用它们进行判断推理;所谓方法熟,就是能熟练运用高中所学习过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所谓思想通,就是能正确运用哪些在整个高中数学中起指导意义的重要思想与观点去解决问题。
明晰高考命题趋势
2010 年是我省实施新课程高考的第四届,我们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研究《考试说明》和近三年的高考试卷,明晰高考数学命题走向。《考试说明》就是对考什么、考多难、怎样考这3个问题的具体规定和解说。研究高考评分细则和考纲,就会发现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哪些是得分点,从而进行合理科学的备考。我们可以结合前几年的高考各科评价报告,对《考试说明》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发现命题的变化规律。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强调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 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就是说高考最重视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和相关的知识。例如,将直线方程代入圆锥曲线方程,整理成一元二次方程,再利用根的判别式、求根方式、韦达定理、两点间距离公式等可以编制出很多精彩的试题。这些问题考查了解析几何的基本方法,也体现了考试中心提出的应更多地从知识网络的交汇点上设计题目,从学科的整体意义、思想含义上考虑问题的思想。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5.5课时解决问题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2.1.2课时平均分(二)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7.3课时第1、2课时综合练习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9.1课时简单的推理(一)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5.4课时第1~3课时综合练习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7.6课时10000以内数的写法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2.2.1课时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2.2.3课时解决问题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4.3课时解决问题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7.2 课时1000以内数的认识(二)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3.1课时认识轴对称图形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1)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6.3课时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7.5课时10000以内数的读法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7.12课时用估算解决问题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4.4课时第1~3课时综合练习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3.4课时解决问题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7.10课时第8、9课时综合练习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8.1课时克和千克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5.2课时不含括号的两级运算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1.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一)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3.3课时认识旋转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1.2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二)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7.9课时 近似数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4.2课时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4.1课时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2.2.4课时第1~3课时综合练习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5.1课时不含括号的同级运算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2.1.3课时平均分(三)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2)课时练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