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主讲老师:杭十四中特级教师 马茂年
有人顺水推舟,水到渠成;有人苦思冥想,难以入门。 同一道数学题或同一个数学问题,有些考生解答起来非常快速简单,有些考生却把问题搞得很复杂。其实,这个现象跟考生的数学解题思路有关。如果掌握了解数学题的思路,学习数学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但是相反,考生会觉得学习数学是很苦恼的事。
解数学中档题尤其如此,数学中档题的解题思路有哪些,下列方法供考生参考。
1、从数学的概念和性质中挖掘解题思路
2、从数学形式的转化和过程中明晰解题思路
3、从数学的等价变形和转换中破解解题思路
4、从求解和求证的目标推理中点活解题思路
5、从探索和寻求数学解题规律中发现解题思路
6、从对特殊性的探究和证明中感悟解题思路
7、从数形结合的解题过程中品味解题思路
8、从数学题目的具体特点中思索解题思路
知识解析:
比如8、从数学题目的具体特点中思索解题思路,设集合A={(x,y)|x,y,1-x-y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则A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不含边界的阴影部分)是( )
A. B. C. D。
讲解:此题为选择题,按直接法思路求解,需先利用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列出不等式组,进而画出相应的区域,从而确定相应的答案,但这样解答是十分繁琐的,不如变通思路,用排除法进行求解。在第二个图形中取点M(0.1,0.1),则1-x-y=0.8,这样,三角形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不可能,排除B项;第三个图形中,点N(0.4,0.7)在阴影部分内,而1-x-y0,不合题意,故排除C项;以同样的方法可排除D项,故应选A项。
同一个数学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题途径。 数学不靠学会,而靠会学。只有会学,才能领悟到解题的思路,有了思路,数学学习才有乐趣。
初一数学上册教案:等式的基本性质
初一(上)数学第二章第19课有理数混合运算(2)
2012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验试卷(附答案)
初一(上)数学第二章第18课有理数混合运算(1)
初一(上)数学第二章第15课有理数乘除法(3)
2012年人教版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有理数
2012年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次月考试题
初一(上)数学第二章第14课有理数乘除法(2)
七年级上册数学图形的变化(1)习题(苏科版)
初一数学上册第四章初步教案:几何图形
初一数学上册第四章复习教案:基本平面图形
2011-2012学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2011-2012学年北京市顺义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湖北省数学初一年级年度期末练习
初一(上)数学第二章第11课有理数加减法(3)
初一年级2012
初一(上)数学第二章第7课绝对值与相反数(3)
2012年七年级上册数学段考测试卷
七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含答案)
初一(上)数学第二章第16课有理数乘方(1)
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概念总结复习(新版北师大版)
2011-2012学年北京市房山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初一数学上册第五章复习教案:一元一次方程
2011-2012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北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B卷(含答案)
初一(上)数学第二章第12课有理数加减法(4)
初一(上)数学第二章第13课有理数乘除法(1)
初一数学合并同类项问题的分类讨论问题
初一(上)数学第二章第8课习题课
2012年七年级上期数学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初一(上)数学第二章第10课有理数加减法(10)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