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集合与简易逻辑
易错点1 遗忘空集致误
错因分析:由于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因此,对于集合B高三经典纠错笔记:数学A,就有B=A,φ≠B高三经典纠错笔记:数学A,B≠φ,三种情况,在解题中如果思维不够缜密就有可能忽视了 B≠φ这种情况,导致解题结果错误。尤其是在解含有参数的集合问题时,更要充分注意当参数在某个范围内取值时所给的集合可能是空集这种情况。空集是一个特殊的集合,由于思维定式的原因,考生往往会在解题中遗忘了这个集合,导致解题错误或是解题不全面。
易错点2 忽视集合元素的三性致误
错因分析: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集合元素的三性中互异性对解题的影响最大,特别是带有字母参数的集合,实际上就隐含着对字母参数的一些要求。在解题时也可以先确定字母参数的范围后,再具体解决问题。
易错点3 四种命题的结构不明致误
错因分析:如果原命题是“若 A则B”,则这个命题的逆命题是“若B则A”,否命题是“若┐A则┐B”,逆否命题是“若┐B则┐A”。这里面有两组等价的命题,即“原命题和它的逆否命题等价,否命题与逆命题等价”。在解答由一个命题写出该命题的其他形式的命题时,一定要明确四种命题的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等价关系。另外,在否定一个命题时,要注意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如对“a,b都是偶数”的否定应该是“a,b不都是偶数”,而不应该是“a ,b都是奇数”。
易错点4 充分必要条件颠倒致误
错因分析:对于两个条件A,B,如果A=B成立,则A是B的充分条件,B是A的必要条件;如果B=A成立,则A是B的必要条件,B是A的充分条件;如果AB,则A,B互为充分必要条件。解题时最容易出错的就是颠倒了充分性与必要性,所以在解决这类问题时一定要根据充要条件的概念作出准确的判断。
易错点5 逻辑联结词理解不准致误
错因分析:在判断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时很容易因为理解不准确而出现错误,在这里我们给出一些常用的判断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p∨q真p真或q真,命题p∨q假p假且q假(概括为一真即真);命题p∧q真p真且q真,p∧q假p假或q假(概括为一假即假);┐p真p假,┐p假p真(概括为一真一假)。
新教材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题二
2015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试卷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一年级数学计算竞赛题
2015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2014年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导学案:2.3.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人教版必修五《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1)》导学案
2015年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检测题
2015.5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阶段练习(三)
2015年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商洛市第三小学2014-2015年第二学期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
2015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七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A版必修五学案:2.3.1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一)
2015上海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试卷
2015年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六单元测试题
2015年春学期一年级数学阶段性学情调研试卷
2015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人教a版必修5学案: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含答案)
2015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四单元测试题
西吉县第一小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一年级数学竞赛试题(卷)
2015年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2014—2015年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练习卷
人教版数学必修五(文)学案: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二)
人教a版必修5学案: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含答案)
新教材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题一
新教材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题三
2014年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导学案:2.3.3等比数列的n项和概念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青岛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检测题
新教材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检测试卷
2015年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2014—2015学年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