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高考在即,如何把握最后复习阶段的冲刺,合理有效地备考?为打消考生们的疑虑,本报特地采访了日照一中数学教师王旭,分享他的“独门秘籍”。王旭建议考生,回归基础知识,立足中低档题目,积累好错题,这样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考生多练几套
有评分标准模拟卷
王旭告诉记者,今年的《考试说明》与去年相比保持了很好的稳定性,知识能力要求、考试范围、考试形式、试卷结构基本没变。在最后的复习阶段,他建议考生要回归课本,夯实基础。理清数学的知识主线,构建知识网络,熟记数学概念、公理、定理、性质、法则、公式,要做透课本中的典型例题和习题,用联系的观点研究课本上的变式题。
他说,在复习过程中,考生要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明确题型分布、知识点的覆盖规律、每年命题的创新亮点、思想方法的考查切入点、能力考查的力度等,哪些知识考查的频率比较高,哪些能力要求需要重视,有哪些取舍规律等。
成绩中等的学生对难题要取舍,最好做一定量的中、低档题,以达到熟练基本方法和典型问题的目的。“高考数学150分里,基础分占到120分左右。所以说中低档题目是试题的主要构成,是考生得分的主要来源。考生能拿下这些题目,就是数学科打了个胜仗。有了胜利在握的心理,对攻克难题会更放得开,即使难题不完全会做,也应该争取多得步骤分。”王旭说。
王旭建议考生,练几套有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的模拟卷,研究评分标准,纠正“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快、快而不准”的坏习惯,确保答卷规范,争取高考时该得的分数一分都不丢。
大考中出错的题
一定要重点分析
“错题病例也是财富,错题重做是查漏补缺的很好途径。有些同学考试时,题题被扣分,究其原因,大多数是答题不规范,抓不住得分要点,思维不严谨所致。”王旭说。
临近考试,王旭建议考生重视做错的题,特别是大型考试中出错的题,想清楚当时为什么错、错在哪,从出错的根源上解决问题,这样做可以花较少的时间,解决较多的问题。必须走出“一做就错,错了再做,做了又错”的怪圈。建立错题集,特别对那些概念理解不深刻、知识记忆失误、思维不够严谨、方法使用不当等典型错误收集成册,并加以评注,经常翻阅,常常提醒,以绝后患。
最后,王旭说,考前调整十分重要,考生要防止两个极端的做法,一是彻底放松,破坏了长期形成的生物钟,这样会适得其反;另一个就是挑灯夜战,导致考前过度疲劳,临考时打不起精神。他建议每晚22点前睡觉,早晨6点半后起床。“适度紧张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只要大家精心准备,充满自信,沉着应战,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责任编辑:周怡灵)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弧长及扇形的面积1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相似多边形
苏教版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
九年级数学图形的旋转3
九年级数学概率的意义2
九年级数学中心对称1
九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
九年级数学位似图形
九年级数学二次根式乘除法1
苏教版九年级数学中位线
九年级数学投影与视图
九年级数学二次根式的加减2
九年级数学二次根式2
九年级数学二次根式的加减1
九年级数学图形的旋转1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弧长及扇形的面积2
九年级数学二次根式1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简单物体的三视图
九年级数学概率初步复习
九年级数学位似图形1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简单事件的概率1
九年级数学三视图2
浙教版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
九年级数学二次根式的乘除2
九年级数学正多边形与圆
九年级数学中心对称2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锐角三角函数
九年级数学制作立体模型
九年级数学二次根式的加减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