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2016高考各科复习资料
2016年高三开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高三的同学们是不是已经投入了紧张的高考一轮复习中,数学网高考频道从高三开学季开始为大家系列准备了2016年高考复习,2016年高考一轮复习,2016年高考二轮复习,2016年高考三轮复习都将持续系统的为大家推出。
一、高中数列基本公式:
1、一般数列的通项an与前n项和Sn的关系:an=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 an=ak+(n-k)d (其中a1为首项、ak为已知的第k项) 当d≠0时,an是关于n的一次式;当d=0时,an是一个常数。
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
Sn=
Sn=
当d≠0时,Sn是关于n的二次式且常数项为0;当d=0时(a1≠0),Sn=na1是关于n的正比例式。
4、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an= a1 qn-1 an= ak qn-k
(其中a1为首项、ak为已知的第k项,an≠0)
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当q=1时,Sn=n a1 (是关于n的正比例式);
当q≠1时,Sn=
Sn=
三、高中数学中有关等差、等比数列的结论
1、等差数列{an}的任意连续m项的和构成的数列Sm、S2m-Sm、S3m-S2m、S4m - S3m、……仍为等差数列。
2、等差数列{an}中,若m+n=p+q,则
3、等比数列{an}中,若m+n=p+q,则
4、等比数列{an}的任意连续m项的和构成的数列Sm、S2m-Sm、S3m-S2m、S4m - S3m、……仍为等比数列。
5、两个等差数列{an}与{bn}的和差的数列{an+bn}、{an-bn}仍为等差数列。
6、两个等比数列{an}与{bn}的积、商、倒数组成的数列
{an
bn}、
、
仍为等比数列。
7、等差数列{an}的任意等距离的项构成的数列仍为等差数列。
8、等比数列{an}的任意等距离的项构成的数列仍为等比数列。
9、三个数成等差数列的设法:a-d,a,a+d;四个数成等差的设法:a-3d,a-d,,a+d,a+3d
10、三个数成等比数列的设法:a/q,a,aq;
四个数成等比的错误设法:a/q3,a/q,aq,aq3 (为什么?)
11、{an}为等差数列,则
(c0)是等比数列。
12、{bn}(bn0)是等比数列,则{logcbn} (c0且c
1) 是等差数列。
13. 在等差数列
中:
(1)若项数为
,则
(2)若数为
则,
,
14. 在等比数列
中:
(1) 若项数为
,则
(2)若数为
则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简易方程(第三课时)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用字母表示数(二)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统计与可能性(第一课时)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解决问题(三)
《方程的意义》教案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观察物体(第二课时)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循环小数练习
《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统计与可能性(第三课时)
人教版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练习课(P26练习)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约分的意义及方法》教学设计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用字母表示数(一)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小数除以整数(一)
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积的近似值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通分的意义及方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小数除以整数(二)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统计与可能性(第二课时)
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小数乘以整数
五年级下册《合数与质数》教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用字母表示数(三)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