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对于中学阶段用于解答数学问题的方法,可将其分为三类:
(1)具有创立学科功能的方法。如公理化方法、模型化方法、结构化方法,以及集合论方法、极限方法、坐标方法、向量方法等。在具体的解题中,具有统帅全局的作用。
(2)体现一般思维规律的方法。如观察、试验、比较、分类、猜想、类比、联想、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在具体的解题中,有通性通法、适应面广的特征,常用于思路的发现与探求。
(3)具体进行论证演算的方法。这又可以依其适应面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适应面较宽的求解方法,如消元法、换元法、降次法、待定系数法、反证法、同一法、数学归纳法(即递推法)、坐标法、三角法、数形结合法、构造法、配方法等等;第二层次是适应面较窄的求解技巧,如因式分解法以及因式分解里的“裂项法”、函数作图的“描点法”、以及三角函数作图的“五点法”、几何证明里的“截长补短法”、“补形法”、数列求和里的“裂项相消法”等。
我们知道,数学是关于数与形的科学,数与形的有机结合是数学解题的基本思想。数学是关于模式的科学,这反映了在数学解题时,需要进行“模式识别”,需要构建标准的模型。往往遇到的问题是标准模型里的参数是需要待定的,这说明待定系数法属于解题的通性通法。数学是一种符号,引入符号可以将自然语言转换为符号语言,通过中间量的代换,就能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数学解题就是一系列连续的化归与转化,将复杂问题简单化、陌生问题熟悉化,其消元、减少参变元的个数是常用的方法。在代数式的变形中,则往往要分离出非负的量,配方技术是经常使用且很奏效的方法。
数形转换、待定系数、变量代换、消元、配方法等是中学数学解题的通性通法。把几何的直观推理、代数的有序推理、解题的通性通法与具体的案例结合起来,整体把握数学解题的通性通法,抓住通性通法的本质,科学有效地实施解题分析、解题思维链的形成、解题后的反思与优化,从而通过有限问题的训练来获得解答无限问题的解题智慧。
高考资讯 高考备考 模拟试题 艺考 自主招生 招飞 高校排名请关注 新东方高考网。
(初一)角单元测试1
(初二)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课件5
(高一)基本初等函数同步检测9
(高三)向量的数量积教案2
高二数学(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初三)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过关检测2
高一数学下册期末考试题
(高三)向量的数乘教案4
(初二)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课件4
(高一)平面向量同步检测6
(高一)平面向量同步检测2
(初三)反比例函数检测题9
(初三)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过关检测6
(初三)反比例函数检测题4
(初三)比例线段随堂练习1
(高一)平面向量同步检测3
2015-2016学年高一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初三)反比例函数检测题5
(高一)平面向量同步检测1
(初三)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过关检测8
(初一)角单元测试2
(高三)向量的数量积教案3
(初三)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过关检测5
高一数学下册第一次段考试题
高一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
(初三)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过关检测1
(初三)反比例函数检测题8
(初三反比例函数检测题6
(高一基本初等函数同步检测8
(初三)反比例函数检测题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