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设计意图
克隆技术的出现,是20世纪的重大科技突破。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假如我会克隆,我要》,本设计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查找、搜集相关资料,并通过阅读,知道一点有关克隆的知识。
2、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关注科技发展的兴趣和基本的科学道德观。
3、通过听、说、评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过程
一、明确要求,搜集材料
1、为了使这次口语交际有充分准备,切合学生实际,要在一周前,安排学生阅读积累运用二口语交际的提示,使学生明确这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在提示中提出了两个问题(你听说过克隆技术吗?想象一下,如果你会克隆,你想做什么?),要指导学生在课前查资料或询问别人,弄明白什么是克隆技术,这是展开想象的前提。
2、根据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及占有资料的多少,进行分组,指导学生通过查阅书籍、上网、询问师长亲朋等多种方式,了解克隆技术及其发展情况。
二、交流资料,深化认识
1、根据课前收集到的资料,并结合图文音像等,充分交流对克隆技术的了解,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2、讨论克隆技术的应用。
克隆技术的诞生,意味着人类可以利用动物的一个组织细胞,像翻录磁带或复印文件一样,大量生产出相同的生命体。那么,克隆技术怎样应用,才能有益于人类呢?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拓展思路。(如,将克隆技术应用在园林业、畜牧业、农业、医学等方面)
三、自选范围,分组交流
1、根据克隆技术的应用范围,分为农业、园艺、畜牧、医学等小组,兴趣一致的同学可结为一组。然后展开想象,说一说想克隆什么,看谁的想法奇妙,最有益于人类。
2、同组的同学在同一范围内,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保证全员参与,每个人都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在公平、民主的竞争氛围中选出一名代表参加班级比赛。
四、展开竞赛,全班交流
1、教师介绍比赛规则: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英国科学家罗特布拉特曾说:我担心的是人类科学中的其他进步,会导致比核武器更易获取大规模破坏的手段。这就要求我们的科学家要有科学良知。据此,本次评选未来克隆专家的标准有两条:一是想法奇妙,想象丰富而独特;二是有益于人类,能够促进人类的健康、和平与发展。
2、各小组派选手参赛,要求表述清楚,态度大方。其他同学做评委,按比赛规则进行评价。评委可以询问选手,选手也可以结合自己所想象的内容与评委展开讨论。
(如,选园艺类的同学可以说想要克隆一种一年四季都开花、而且每天开出不同的花、散发出不同香味的花卉;选择畜牧类的同学可以说想要通过克隆,拯救濒临灭绝的动物,调整生态平衡;选择医学类的同学可以说克隆人体的器官,解决病人的痛苦,也可以说通过克隆使每个人都健康、漂亮;选择农业类的同学可以说想克隆出具有果味、肉味,营养全面的粮食。)
3、评选出未来克隆专家。
2.2二次函数课件ppt鲁教版九年级上
30.1二次函数课件(共19张PPT)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8.3同底数幂除法课件(共14张PPT)
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总复习课件(共21张PPT)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下7.4平行线判定课件(共15张PPT)
第六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总复习课件(共21张PPT)
10.3解一元一次不等式(2)课件(共10张PPT)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7.3平行线课件(共22张PPT)
整式的乘法课件ppt鲁教版七年级下
29.3切线的性质和判定课件(共14张PPT)
6.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课件(共13张PPT)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课件鲁教版七年级上
鲁教版七年级上4.3简单的概率计算课件ppt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9.2三角形的内角课件(共20张PPT)
32.3直棱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课件(共23张PPT)
2.5用三种方式表示二次函数课件ppt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下7.1命题课件(共18张PPT)
第十一章因式分解回顾与总结课件(共11张PPT)
9.3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课件(共29张PPT)
10.1用频率估计概率(1)课件鲁教版八年级下
8.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1)课件(共13张PPT)
鲁教版七年级上4.2认识概率课件ppt
鲁教版七年级上4.1可能性的大小(2)课件ppt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下8.1同底数幂的乘法课件(共28张PPT)
对顶角课件鲁教版七年级下
4.1可能性的大小(1)课件ppt鲁教版七年级上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下8.4整式的乘法(2)课件(共16张PPT)
2.5用三种方式表示二次函数课件ppt鲁教版九年级上
二次函数y=ax²+bx+c的图象和性质课件ppt鲁教版九年级上
鲁教版七年级上4.1可能性的大小课件ppt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