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一、学情分析:
(略)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数与代数数的认识 认识百分数 ;数的运算 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策略;式与方程 方程;比和比例 认识比。
2、空间与图形长方体与正方体。
3、统计与概率可能性。
4、实践与综合应用表面积的变化;大树有多高;算出他们的普及率。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同时会列方程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积累经验,发展抽象能力和符号感。
2.通过学生的操作、观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和展开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体积、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进率,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让学生体会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运用简单的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分数连乘连除认识倒数,以及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运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4.使学生在现实中理解比的意义及比的各部分名称,学会求比值及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能解决有关比的实际问题(按比例分配)。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
5.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包括简便计算)并能解决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数学学习兴趣和信心。
6.初步学会用替换(置换) 、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地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7.初步掌握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进一步体会数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发展和增强数感。
9.在情境中体会百分数的意义,学会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相改写,并运用百分数的知识实际问题。
四、具体措施:
1、充分利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和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各种数学活动中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2、认真研读教材,明确本册课本的编写意图,注意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切磋,循序渐进地采取有效、易懂教学策略,让每个学生有所发展。
3、切实使用好与课本配套的教学辅助用书、教具、学具。
4、加强计算教学,计算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一方面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基本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也通过相应的练习,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同时注意教材之间的衔接,对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开展帮教结对活动,对后进生建立家校联系卡,及时反映学校里的学习情况,促使其提高成绩,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与决心。
6、介绍课外数学知识与方法,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2016年高考数学考场的得分技巧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笔算小数的减法》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填空专项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综合试题精选
高考文科数学的答题技巧
2016二年级数学期末必备知识点之角的概念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判断专项练习题
2016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
沪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应用综合专项练习题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整数、小数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在直线上表示正、负数》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乘与除之乘火车》教案
2016中考数学备考专项模拟题:点线面角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分数、百分数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案
2016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苏教版)
2016年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人教版)
2016一年级数学下册20以内退位减法同步练习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能力复习题
2016年中考冲刺数学怎样拿高分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里程表(一)》教案
2016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概要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常见的量》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解决问题专项练习题
2016二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必备之乘法口诀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应用专项提高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填空题专项练习题
中考数学必考模拟题精选
2016一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复习提纲之读数写数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计算与统计练习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