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一)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苏教版六年...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一)

2016-10-25 收藏

教学内容:

第2-3页练习一第6-13题。

教学目的: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形如ax+b=c、ax-b=c的方程的解法,同时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提高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对策:

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解方程(练习一第6题的第1、3小题)

4x+12=50 2.3x-1.02=0.36

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学生板演并讲评,集体订正。

二、尝试练习

师:刚才的两道题同学们完成得很好,这道题你们还能自己解决吗?试试看。

出示:30x2=360

学生独立尝试完成,全班交流。

指名学生说一说,解这个方程是第一步需要做什么?这样做依据了等式的什么性质?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练习一第7题。

(1)分析数量关系

提问:谁来说说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S=ah2。联系这个公式你能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吗?(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指名口答。你觉得在这些数量关系中,哪一个等量关系适合列方程?根据这个数量关系我们可以列出怎样的方程?板书:1.3x2=0.39。

第⑵题生独立思考并列出方程,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后全班交流。板书:3x+18=19.8。

(2)学生独立计算,并检验答案是否正确,全班核对。

小结:在一个实际问题中,可能会有几个不同的等量关系,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等量关系来列方程。

2、练习一第8题。

学生读题后可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将与杨树和松树有关的信息分别列表整理(如列表,作标记等)

学生独立解决后再说说数量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是根据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列出的方程,最后核对解方程的过程。(提示学生可从得数的合理性来初步检验)

3、练习一第9题。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分析数量关系,教师结合学生回答画出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解方程再集体订正。

4、练习一第10题。

教师简单介绍相关天文知识后,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及时交流,教师及时讲评。

5、练习一第11题。

学生读题后教师提问:在本题中出现了两个问题,那么我们在写设句时要注意什么?(提示学生用不同的字母分别表示小亮出生时的身高和体重)

学生独立解决,集体核对。结合学生板演情况进行讲评,进一步规范学生的书写格式。

6、练习一第12题。

提问:你能看懂这张发票上所提供的信息吗?数量间有怎样的等量关系呢

学生独立列方程解答,同桌同学互相检查,再集体订正。

7、练习一第13题。

学生阅读第13题,理解后独立解决问题,再交流。

教师再补充几题,如:98.6、212华氏度相当于多少摄氏度等。

四、全课小结

说一说你这一节课的学习收获及还有什么问题。

五、布置作业

完成配套习题。

课前思考1:

根据上节课的完成情况,我将孙老师的设计调整为:

一、巩固练习

1、解方程

补充:3x+12=42 2.3x-0.02=46.02

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指名学生板演

讲评,集体订正。

总结形如ax+b=c、ax-b=c的方程的解法。

2、练习一第10题

学生读题后独立解答,指名板演,然后说明这样解的想法。

小结:在一个实际问题中,可能会有几个不同的等量关系,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等量关系来列方程。

体会到用形如ax+b=c、ax-b=c的方程来解决这类实际问题是最好的办法。

二、拓展练习

1、练习一第11题。

指名读题,分析条件和问题,要求将问题分解成两个简单的问题。再分组解答,男生解决身高问题,女生解决体重问题。指名板演。

在校对评价。体会复杂的问题可以进行分解成几个简单的问题后再解决。

2、练习一第7题右边一题。

先指名说题意,再列方程。发现像这样的实际问题也可以列成ax+b=c、ax-b=c的方程来解决。

3、练习一第7题左边一题。

先说明题意,列出方程。独立解答。指名板演,共同分析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

三、巩固练习

解方程:4x5=20 3x4=120

四、拓展练习

补充上节课孙老师补充的习题,发展学生思维。

五、作业

练习一(6、8、9、12、13)

课前思考2:

根据以往的教学和解题经验来看,当出现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时,80%的学生会采用算术方法解题,只有当题目要求一定要用方程解时,才觉得没有办法,硬着头皮解:设,因为方程的求解过程是一个繁琐的过程,如果用方程解应用题,还得设出一个未知数,冗长的书写过程往往让学生望而却步。因此,他们宁可以解错题为代价,也不愿列方程求解。但类似例1的应用题比较适合列方程解题,此类题目如果用算术方法解题往往思维难度比较大,而用方程解题,其中的数量关系就不容易混淆,本节课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在一个实际问题中,可能会有几个不同的等量关系,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等量关系来列方程。体会到用形如ax+b=c、ax-b=c的方程来解决这类实际问题是比较好的办法。

补充:巩固练习时,加上一组对比题:1、红花有40朵,比黄花的9倍多4朵,黄花有多少朵?2、黄花有40朵,红花的朵数比黄花的9倍多4朵,红花有几朵?让学生先分析数量关系,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在对比中发现方程解与算术解各自的优越性。

课后反思1:

今天的课中讲解了类似例1的应用题的多种解法,要求说出相应的等量关系,有一部分学生感到困难。作业中要求用方程解的,有些学生列出的方程是4x=365-13(练习一的第10题),《天天练》和《补充习题》上也是用此方法,问其原因,说自己喜欢用这个等量关系。我想只要学生理解题意、数量关系的话,至于具体用哪种方法解就不那么重要了。

课后反思2:

解决实际问题,是列方程解答还是用算式方法解答,关键是让学生体会到根据题目意思怎样想比较简单就怎样解答。在补充的两题中,学生发现所列的数量关系是一样的,但由于条件与问题的不同,选择的解答方法也不同。所列的方程式或算式必须根据数量关系来考虑,这样的思考方法是有序,特别是有些学有困难的学生。在学生体会到方程解与算术解的适合情况后,后面的练习我只提两个问题:1、数量关系是什么?根据数量关系,应该列方程式还是算式?式子是怎样的?让学生只列式不解答。并让学生体会到现在所解决的很多问题以前是学过的,但现在要学习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答,这也是我们数学思维训练的一个方面。等以后方程解与算术解学的一样好了,就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程来解答了,除非题目中有解答方法的要求。

教后反思3:

本课时是一节练习课,练习目标有两个,一是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形如ax+b=c和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二是借助一些对比练习,让学生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价值。课前,我学习了高教导的课前思考,在今天的练习课中补充了两组题目,让学生进行对比练习。题目是这样的:(1)果园里有桃树60棵,比梨树的3倍少6棵,梨树有多少棵?(2)果园里有梨树60棵,比桃树的3倍少6棵,桃树有多少棵?课堂上,我先请学生分析每一题的数量关系,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答。学生们经过分析、比较,发现类似第1小题这样的题目适合用方程解,类似第2小题这样的题目适合用算术方法解。另一组补充的题目是:(1)王老师买了3个足球,付了200元,找回8元。每个足球多少元?(2)水果店运进5箱苹果,卖出56千克,还剩34千克。每箱苹果多少千克?对于这两题,我请学生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答,而且如果是列方程的话,试着列出不同的方程;如果是用算术方法解的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在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后列出了不同的方程或算式。

通过本节练习课,我想教师在教学中要更多地指导学生关注怎样从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分析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关注怎样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从而在经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中,获得对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策略的体验,进一步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加深学生对方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