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教学内容:第6465页的例3和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三的第6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中认识成反比例的量的过程,初步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学会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2、使学生在认识成反比例的量的过程中,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从生活现象中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谈话引出例1的表格,让学生说一说表中列出了哪两种量。
2、引导学生观察表中的数据,说一说这两种量的数值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可先让同桌相互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通过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两种量的变化情况:单价扩大,数量反而缩小;单价缩小,数量反而扩大。
小结:数量和单价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单价变化,数量也随着变化。
3、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表中的数据,找一找这两种量的变化的规律,启发学生从变化中去寻找不变。
学生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规律。
教师可根据交流的实际情况,及时引导学生通过计算确认这一规律,并有意识地从后一种角度突出这一规律。
如果学生发现不了上述规律,可引导学生写出几组相对应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并求出比值。
4、根据上面发现的规律,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这个比值表示什么?上面的规律能不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关系式:数量单价 = 总价(一定)
5、教师对两种量之间的关系作具体说明:数量和单价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单价变化,数量也随着变化。当单价和对应数量的积总是一定,也就是总价一定时,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单价和数量是成反比例的量。
(板书: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二、教学试一试
1、要求学生根据表中的已知条件先把表格填写完整。
2、根据表中的数据,依次讨论表格下面的三个问题,并仿照例3作适当的板书。
3、让学生根据板书完整地说一说铅笔的总价和数量成什么关系。
三、抽象表达正比例的意义
1、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两个例子,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2、启发学生思考:如果用字母 和 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 表示它们的积,反比例关系可以用怎样的式子来表示?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关系式: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第65页的练一练。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作出判断,再要求说明判断理由。
2、做练习十三第6~8题。
第6、7题让学生按题目要求先各自算一算、想一想,再组织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完整地说出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的思考过程。
第8题
(1)让学生根据左边表格中的要求收集数据,并回答问题(1)。
(2)(1)让学生根据右边表格中的要求收集数据,并回答问题(2)。
填好表格后,组织学生讨论,明确:只有当两种相关联的量的积一定时,它们才能成反比例。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收获?
2012华师大版七上2.8《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ppt课件2
华师大版数学七上《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ppt习题课件
2012华师大版七上2.5《有理数的大小比较》ppt课件2
华师大版数学七上4.8《平行线》(第二课时)ppt课件
2012华师大版七上2.6《有理数的加法》ppt课件1
2012华师大版七上2.4《绝对值》ppt课件(3)
2012华师大版七上2.8《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ppt课件1
华师大版数学七上5.1《数据的收集》(第一课时)ppt课件
2012华师大版七上2.10《有理数的除法》ppt课件1
华师大版数学七上4.8《平行线》(第三课时)ppt课件
2012华师大版七上2.7《有理数的减法》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上《相反数》ppt课件
2012华师大版七上2.3《相反数》ppt课件
2012华师大版七上2.4《绝对值》ppt课件(1)
东坡区山宝初中13.1《幂的运算》ppt课件
南阳市第二十八中学22 1《二次根式》ppt课件
2012华师大版七上2.1《正数和负数》ppt课件2
2012华师大版七上2.1《正数和负数》ppt课件3
华师大版数学七上5.1《数据的收集》ppt说课课件
2012华师大版七上2.10《有理数的除法》ppt课件
2012华师大版七上2.2《数轴》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上4.7《相交线》(第一课时)ppt课件
2012华师大版七上1.1《与数学交朋友》ppt课件3
2012华师大版七上2.8《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ppt课件-中小学课件站
华师大版数学七上《与数学交朋友》ppt课件(1)
华师大版数学七上4.8《平行线》(第一课时)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上《生活中的立体图形》ppt课件
2012华师大版七上2.9《有理数的乘法》ppt课件1
2012华师大版七上2.5《有理数的大小比较》ppt课件1
华师大版数学七上4.7《相交线》(第二课时)ppt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