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第七课时 圆锥和圆锥的体积
教学内容:教材第29~30页圆锥的认识和体积计算、例5和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八第15题。
教学要求:
l.使学生认识圆锥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掌握高的特征,知道测量圆锥高的方法。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求出圆锥的体积。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演示测高、等底、等高的教具,演示得出圆锥体积等于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 的教具。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 说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2. 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及圆柱体(边说边出示实物图形)。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常常看到下面一些物体(出示教材第13页插图)。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简称圆锥。我们教材中所讲的圆锥,都是直圆锥。今天这节课,就学习圆锥和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认识圆锥。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是这样的圆锥体,谁能举出一些例子?
2.根据教材第13页插图,和学生举的例子通过幻灯片或其他方法抽象出立体图。
3.利用学生课前做好的圆锥体及立体图通过观察、手摸认识圆锥的特点。
(1) 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2) 认识圆锥的顶点,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在图上表示出这条高)提问:图里画的这条高和底面圆的所有直径有什么关系?
4.教学圆锥高的测量方法。
5.让学生根据上述方法测量自制圆锥的高。
7.实验操作、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1)通过演示使学生知道什么叫等底等高。(具体方法可见教材第29页上面的图)
(2)让学生猜想:老师手中的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你能猜想一下它们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3)实验操作,发现规律。
在空圆锥里装满黄沙,然后倒入空圆柱里,看看倒几次正好装满。(用有色水演示也可)从倒的次数看,你发现圆锥体积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得出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
2016中考数学一次函数的作法与图形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试卷2016
2016年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模拟题
探析怎样提高初中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高二数学导数解题方法及策略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综合练习卷
论用动态生成观指导数学教学
浅议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的教与学
2017中考备考: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圆
2017年中考数学第一轮模拟练习题(有答案)
论从教材改革入手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高二数学导数压轴题解题技巧:导数的应用
新课程改革中的初中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老师教研论文《怎样写好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沏茶问题》授课反思
高二数学导数的定义知识点归纳
快乐学数学:生活中有趣的数学小故事
浅议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随笔 如何试商的一点心得
2017届高二数学导数的公式知识点总结
2016—2017学年高二数学导数知识点推荐
2017年中考数学选择题的答题策略
人教B版高一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2016中考数学考点: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2016中考数学考点分析:一次函数的应用题分类总结
2016中考数学考点:一次函数的图像分析
教师教研论文 小学数学作业有效纠错的实践研究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练习卷
2017中考数学答题技巧:一次函数解析式的常见题型
怎样加强学生应用高中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