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运算定律,准确、合理地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复习乘法的简便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二、巩固练习
1、练习三第1题: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算式特点,正确运用定律进行计算)。
2、练习三第三题:分数混合运算(提醒学生注意运算顺序,如果可以应用韵律进行计算的题目也可以选择用简便方法计算,如:-=(1-);(5-)既可以按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也可以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3、练习三第2题:一朵花要用张纸,一个同学做了9朵,列式9,另一个同学做了11朵,列式11,他们一共做了9+11(朵),学生还可能这样列式:(9+11),引导学生发现,这种列式实际上就是乘法分配律的两种形式。
4、练习三第8题:改错题,这两道题主要都是运算顺序错误,学生在纠错的同时也巩固了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5、练习三第6题:要求学生观察题目,能用简便算法的要用简便算法。
6、练习三第4、5、9题:先让学生分析题意,再列式计算。计算中提醒学生注意运用定律使计算简便。
三、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的练习册。
教学追记:
本节课本只是一节计算课,但我不想应用传统的讲授法来告诉学生,整数乘法的运算同样适用分数,然后按部就班的教学例题,强制性地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教法来解题。我认为这样的教学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因而这堂课我设计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放手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再利用四人学习小组相互探讨,利用实例进行验证,最后在班级这个大氛围内最后验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完全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只是辅助性的导,包括后面例题的教学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本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都充分地得到了激发。
2016年寒假作业《数学天地》参考答案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能力测试卷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
2016年七年级寒假数学学习计划
2016年初二上册寒假作业数学答案(参考)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思考
北师大版:六年下册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
2016年高三数学寒假学习计划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计划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评课稿
小学数学研讨会总结
小学数学教师远程研修总结
2015-2016学年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研讨会学习总结一
北师大版:六年下册数学《变化的量》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评课稿
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移植课活动总结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变化的量》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新教材培训总结
2014----2014 上学期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六年下册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2016年七年级上学期数学寒假作业答案(沪教版)
北师大版:数学第十二册《变化的量》教学反思
2016年七年级数学上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浙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评课稿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