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点及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复习题:
根据测定,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而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六年级学生小明的体重为35千克,他体内的水分有多少千克?
2、让学生观察题目,看看题目中所给的三个条件是否都用得上,并说说为什么。
3、选择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确定出单位1,并引导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式。
小明的体重=体内水分的重量
4、指名口头列式计算。
二、新授
1、教学例1的第一个问题: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1)读题、理解题意,并画出线段图来表示题意:
(2)引导学生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式,并写出等量关系式。小明的体重=体内水分的重量
(3)这道题与复习题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它们的数量关系是一样的;不同点是已知条件和问题变了)
(4)这道题什么是单位1?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怎样求?(引导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式,将未知的单位1设为,列方程来解决问题)
(5)启发学生应用算术解来解答应用题。(根据数量关系式:小明的体重=体内水分的重量,反过来,体内水分的重量=小明的体重)
2、解决第二个问题: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1)启发学生找到分率句,确定单位1。
(2)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解法进行计算,独立解决第二个问题。
(3)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题意的,并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出示线段图)
爸爸:
小明:
爸爸的体重=小明的体重
①方程解:解:设爸爸的体重是千克。②算术解:35=75(千克)
=35
=35
=75
3、巩固练习:P38做一做(学生先独立审题完成,然后全班再一起分析题意、评讲)
三、练习
1、练习十第1-3题。(先分析数量关系式,然后确定单位1,最后再进行解答。第二题注意引导学生发现250ml的鲜牛奶是多余条件)
2、练习十第6题(引导学生先求出单位1--爸爸妈妈两人的工资和1500+1000,再根据数量关系式进行计算)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应用题中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我们知道了,如果分率句中的单位1是未知的话,可以用方程或除法进行解答。
教学追记:
本堂课我设计了题目--线段图--等量关系式--解决问题这样四个环节来教学例题的第(1)个问题,本是很清晰的一个教学思路,意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教给他们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但由于教学时,我对线段图环节的教学引导不足,没有充分发挥线段图的作用,有些流于形式,因此学生在等量关系的推导上就未能如教师预计般顺利。下次如果再有类似的教学,我将注重思索如何将题目、线段图和等量关系式三者更有机地结合起来。
2012年上海黄浦区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理)
高二数学二项式定理及其系数的性质课件
2012邢台市高二数学(理科)期末联考试题
高二数学必修5解三角形练习及答案
高三数学课件-线性规划
高考数学复习课件第12课时立体几何综合与应用
高二下学期数学测试——直线与平面(理科)
高二数学向量法求异面直线所成角课件
高二数学组合应用题无答案
2011福建省高考数学(理)60天冲刺训练(13)
高考数学总复习第八讲:数学选择题怎么选.
高二数学第二册下学期同步练习题(38)
高一数学第二章章末基本初等函数章末测试及答案
2012届高考一轮复习理科课件解三角形
高二数学椭圆复习
2011届江苏南京市高三学情调查数学试卷及答案
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理)(德州市2005-2006学年度)
高中数学1.2.2充要条件
高二数学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题(答案)
高一数学函数练习04
2009级重庆市高三数学一诊模拟试题(理)
2011高考数学复习课件:指数、对数函数
2007年福建省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理科)
2009届高三数学基础知识专题训练04
2011福建省高考数学(理)60天冲刺训练(3)
2009年高三数学理科二模试题及答案(北京市东城区)
苏州市高一上数学期末考试练习(4)
2010年高三数学高考指导与复习课件
1990--2002年高考立体几何试题汇编
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文科数学(资阳市2005—2006学年度)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