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研究、类推等实践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探问题、应用知识的过程,自主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
2、通过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愿与人交流的习惯。
3、通过学生自行实施实践方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倒数的意义和怎样求倒数。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口算:
(1)640
(2)380
2、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倒数,看看他们有什么秘密?出示课题:倒数的认识
二、新授
1、教学倒数的意义。
(1)学生看书自学,组成研讨小组进行研究,然后向全班汇报。
(2)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提示学生说清互为是什么意思?(倒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数相互依存,一个数不能叫倒数)
(3)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两个数的分子、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
2、教学求倒数的方法。
(1)写出的倒数: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只要把分子(数字3闪烁后移至所求分数分母位置处)、分母(数字5闪烁后移至所求分数分子位置处)调换位置。
(2)写出6的倒数:先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6=
3、教学特例,深入理解
(1)1有没有倒数?怎么理解?(因为11=1,根据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所以1的倒数是1。)
(2)0有没有倒数?为什么?(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不等于1,所以0没有倒数)
3、巩固练习:课本24页做一做
(1)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
(2)汇报时有意识地让学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求倒数的方法。
三、练习
1、练习六第2题:同桌互说倒数。
2、辨析练习:练习六第3题判断题。
3、开放性训练。
()=()=()()
四、总结
你已经知道了关于倒数的哪些知识?你联想到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教学追记:
倒数的认识一课,教学内容较为简单,学生通过预习、自学,完全可以自行理解本课的内容。针对本课的特点,教学中我放手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理解倒数的意义,而在这其中,有一些概念点犹为关键,如互为,因此我也适当的加以提问点拨。对于求倒数的方法,我同样给学生自主的空间,自学例题,按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但对于01的倒数这种特例,我并没有忽视它,而是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帮助学生加强认识。
2.1.1对顶角、余角和补角课件(共20张PPT)
计数器的使用北师大
北师大版七上2.3绝对值课件2
2016春北师大七年级下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课件(3份)
2.1.2垂线课件(共15张PPT)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1.4整式的乘法课件(共3份)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北师大七上
4.5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课件(共12张PPT)
5.3.3角平分线的性质课件(共11张PPT)
5.3日历中的方程北师大七上
5.3.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课件(共14张PPT)
北师大七上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课件
课件北师大版七上§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3.1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课件(共18张PPT)
能追上小明吗?北师大
5.3.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课件(共17张PPT)
1.1《同底数幂的乘法》课件(共25张PPT)
我变胖了北师大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6.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课件(2份)
计数器的使用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7整式的除法课件(2份)
3.3.1曲线型图象课件(共12张PPT)
5.4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课件(共24张PPT)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6.1感受可能性课件(共13张PPT)
第6章《概率初步》综合复习ppt课件
2.2.1利用同位角判定两条直线平行课件(共17张PPT)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1.5平方差公式课件(共13张PPT)
5.2探索轴对称的性质课件(共13张PPT)
去括号北师大
3.3.2折线型图象课件(共12张PPT)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