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复习难点:正确计算分数除法。
复习过程:
一、复习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1、这一章我们学习了分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请大家回忆一下分数除法有几种类型?
(1)分数除以整数,例如5;
(2)一个数除以分数,它又包括整数除以分数,例如20;和分数除以分数,例如。
(3)做第52页整理和复习的第2题。
2、分数除法的意义
(1)第52页整理和复习的第1题:要把这道乘法算式改写成两道除法算式,应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根据乘、除法的关系进行改写,然后让学生将改写的算式填写在书上)
(2)让学生说说是怎样题改写成两道分数除法算式的。
(3)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呢?(使学生明确,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3、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除以整数应该怎样计算?一个数除以分数应该怎样计算?
(2)引导学生概括出分数除法的统一计算法则: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完成P52整理和复习第2题。
(4)P53练习十三第2题。
二、复习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1、比的意义
(1)什么叫做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什么叫做比值?(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
(2)以3∶2为例,让学生分别说出比号前项和后项。
3?∶?2=1.5
┇┇┇┇
前比后比
项号项?值
(3)比和比值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比值是一个数,是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它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还是整数。而比所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如3∶2,虽然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但仍读作3比2。特别强调比的后项不能为0)
(4)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2、比的基本性质
(1)复习概念及化简方法
①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②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怎样对整数比进行化简?
③不是整数的比应该怎样化简?
(2)学生做P52整理和复习第3题(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三、课堂练习
1、练习十三的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要让学生说出判断正误的理由)
2、做练习十四的第2题.
3、做练习十四的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注意巡视,察看学生所用算法是否简便)
4、做练习十四的第7题.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2.4线段、角的轴对称性第1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6.3余角、补角、对顶角第2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4章评价测试卷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3章3.1勾股定理第2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小结与思考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2.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第2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4章4.1平方根第2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4章4.3实数第1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6.2角第2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评价测试卷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6章评价测试卷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2.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第1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章1.2全等三角形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评价测试卷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5章评价测试卷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章1.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7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2.2轴对称的性质第2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2.4线段、角的轴对称性答案第2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2.1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2.2轴对称的性质第1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3章3.3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章1.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4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评价测试卷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4章4.1平方根第1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3章小结与思考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6.2角第1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4章4.4近似数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2.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第3课时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章1.1全等图形学习与评价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4章4.2立方根学习与评价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