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2、动手操作,通过直观认识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引导学生正确地总结出计算法则,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算理,正确总结、应用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整数除法的意义
(1)引导学生回忆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根据已知的乘法算式:56=30,写出相关的两个除法算式。(305=6,306=5)
2、口算下面各题
36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出示插图及乘法应用题,学生列式计算:1003=300(克)
(2)学生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两道除法应用题,并解答。
A、3盒水果糖重300克,每盒有多重?3003=100(克)
B、300克水果糖,每盒100克,可以装几盒?300100=3(盒)
(3)将100克化成千克,300克化成千克,得出三道分数乘、除法算式。
3=(千克)3=(千克)3=3(盒)
(4)引导学生通过整数题组和分数题组的对照,小组讨论后得出: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个一个因数。都是乘法的逆运算。
2、巩固分数除法意义的练习:P28做一做
3、教学例2
(1)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小组讨论操作,如何把这张纸的平均分成2份,并通过操作得出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小组汇报操作过程,得出:将一张纸的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
(3)引导学生数形结合,对照不同的折法,说出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A、2==,每份就是2个。
B、2==,每份就是的。
(4)如果把这张纸的平均分成3份呢?让学生从上面两种方法中选择一种进行计算,通过操作对比,让学生发现第二种方法适用的范围更广。
4、引导学生观察2和3两个算式,概括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除以整数,等于乘上这个整数的倒数。
三、练习
33205106
四、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分数除法的意义及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2、谁来把这两部分内容说一说?
北师大版初一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答案:第一章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除法同步测试题
初一上册数学同步练习:第三章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同步训练题练习
初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同步训练题2015年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单元检测试卷参考
数学期中考试辅导训练:七年级上册数学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课时检测试题(必备)
同步练习:初一数学同步练习题与答案
考试必背: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辅导练习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单元检测题:事件的可能性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单元检测卷:二元一次方程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
2015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同步练习题
初一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同步练习题(带答案)
初一下数学暑假作业之数据的收集整理练习
初一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方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知识:字母表示数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单元检测试卷参考
中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对于“学困生”的思索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法练习题(有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单元试卷
初一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课时训练:2015
七上数学整式的加减练习题精选
初一上册数学整式练习题与答案
2015七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练习题参考
七年级上册数学整式练习题与答案
七年级数学角的认识练习题精选
小学数学评课发言 独立思考,你让孩子做到了吗?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之合并同类项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