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教学目标:在理解分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分析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借助线段图,能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算理;正确找准单位1所对应的量,初步学会画线段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口算卡片,让学生说出每个算式的意义
12====
10===
2、口头列式
20的是多少?6的是多少?120的是多少?
(二)、教学实施
1、出示第17页例1
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
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用图表表示数量关系,如:
?㎡?㎡
2500㎡
2500㎡
2、指导学生画线段图,并板书:
2500㎡
?㎡
||||||
提问:想一想,应重点抓住哪个已知田间分析?这条线段表示什么?
根据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这个条件,应该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几份?怎样表示?(请一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尝试自己画图,教师巡视)对照板书,把不正确的地方改正过来。
1、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提问:想一想,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是把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看成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占这样的2份。)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就是求谁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根据以上数量之间的关系,这道题应该怎样列式?根据什么?
板书:2500=1000(㎡)或250052=1000(㎡)
这样列式是什么意思?(先把2500平均分成5份,再求这样的份是多少。也就是求2500的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1、一本书,看了,表示把()看着单位1,平均分成()份,看完的页数占这样的()份,剩下的占()份。
2、完成教材17页的做一做注意提示:一个人的身高是鲸体长的,这里把谁看成了单位1,把谁平均分成了几份?能用线段图表示吗?求这个人的身高多少米,也就是求什么?
3、完成练习四中的第2题,第3题。
(四)、课堂小结
我们在解答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种类型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时,首先要找准题中的单位1所对应的量,然后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计算。
教学反思:
6.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第1课时)ppt课件
2.2.2利用内错角、同旁内角判定两条直线平行课件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7整式的除法课件(2份)
5.3.3角平分线的性质课件(共11张PPT)
2016春北师大版七年级下1.4《整式的乘法》课件(2份)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6.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课件(2份)
5.3.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课件(共14张PPT)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1.5平方差公式课件(共13张PPT)
3.2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课件(共12张PPT)
第6章《概率初步》综合复习ppt课件
4.4用尺规作三角形课件(共21张PPT)
2.1.1对顶角、余角和补角课件(共20张PPT)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北师大七上
3.1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课件(共18张PPT)
去括号北师大
2.2.1利用同位角判定两条直线平行课件(共17张PPT)
2.1.2垂线课件(共15张PPT)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2.3平行线的性质课件(共11张PPT)
第一章整式的乘除小结与复习课件(共30张PPT)
北师大七上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课件
1.3《同底数幂的除法》课件(共29张PPT)
计数器的使用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七上2.3绝对值课件2
1.1《同底数幂的乘法》课件(共25张PPT)
6.2《频率的稳定性》(第1课时)ppt课件
2016春北师大七年级下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课件(3份)
有理数的减法北师大版
4.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课件(2份)
计数器的使用北师大
6.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第2课时)ppt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