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教材分析:比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学习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联系学过的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基本性质,通过想一想启发学生找出比中有什么相应的性质,然后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应用这个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学情分析: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基本性质,六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推理概括能力,他们完全可以根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推导出比的基本性质,这节课通过让学生猜想--验证--应用,让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应用性质化简比。
教学过程
活动一
1、出示例1,出示例1,让学生解答。
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1)、猜想:我们学过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根据比同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你有什么联想和猜测呢?
生: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验证:大家敢于猜想值得表扬,许多发明创造都来自于猜想。不过,猜想毕竟是猜想,它还有待于证明。你们能想办法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吗?(让几个小组的代表说一说验证过程并板书在黑板上。)
①根据分数、比、除法的关系验证。
②根据比值验证。
......
③教师小结:大家的验证都说明了以上的猜想是正确的,这个规律(指板书)就叫做比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
④总结比的基本性质,为什么强调0除外呢?
活动二
1、教学比的基本性质的应用,请同学们想一想,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样的用途?
比的基本性质主要用来化简比,一般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板书:最简单的整数比。)
2、根据你自己的理解,能说一说什么是最简单的整数比吗?
(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
3、请同学们解答的例1(1),这两个比是最简比吗?让学生试着化简比。
让学生试做后,总结方法。
4、出示例1(2)①1/6:2/9②0.75:2
学生先讨论方法,再试做。
5、小结方法:化简时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时,可以把比写成分数的形式再化简;是小数先转化为整数;是分数可以用求比值的方法化简。但要注意,这个结果必须是一个比。
6、化简比与求比值有什么不同?
7、质疑
活动三
1、做一做46页化简比。
2、48页第4题
《十几减8、7》教学设计
2016初一数学期中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数学《生活中的数》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研论文 读懂教材中形成概念的过程
高三数学全年复习计划及教学进度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期末复习计划及试题试卷
新人教版数学《9加几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老师教学心得 跟学生“玩”好
高考数学考场答题技巧慢审题快做题
人教版数学《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10的认识》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研小论文 课前小研究是建设“以学为主”数学课堂的关键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
2017年高考生数学复习计划及指导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 数学中的概念教学之思
名师解读高考数学答题注意事项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北师大版《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苏教版2010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学科教学计划
《浅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教学论文
2016-2017学年初一数学期中考试专项练习题
名师指导高考数学复习计划如何准备
初一数学试卷分析(含答案)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的数学课》教学论文
教师论文交流 导出精彩——小学数学低年级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向性研究
人教版数学《连加》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